立夏刚刚过去不久,天气就开始炎热起来。转眼又到了喝啤酒、吃美味小龙虾的季节。但啤酒和小龙虾能同吃吗?近日,河南省医院(医院)内分泌重点专科主任杨辰华提醒,小龙虾不能和富含维生素C、鞣酸含量较多的食物同吃,和啤酒同吃可能会诱发痛风、体内尿酸升高等病症。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为什么小龙虾配啤酒会导致痛风呢?杨辰华解释说,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嘌呤核苷酸含量非常高,而啤酒当中的维生素B1会增加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导致肌体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痛风的发作。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是正邪相争,脾肾功能失调的结果;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浊毒内伏,复因劳累、暴饮暴食及外感风寒而诱发。”杨辰华介绍说。上周三,他接诊了一位33岁的小伙子罹患痛风急性发作。询问病史,原来患者冯先生一年前体检时,血尿酸(UA)就已经超过μmol/L,但一直处于无症状期,所以没有重视综合治疗。冯先生头天晚上约了几个朋友吃了一场夜排档,自己吃了大约60只小龙虾和一些海鲜,还喝了12瓶啤酒,当晚回家就发觉右足趾内侧红肿、酸痛;起先还不在意,睡到半夜疼痛加重,挨到天亮,医院找到主任医师杨辰华要求中西医综合治疗。
杨辰华主张中医治疗痛风有3个要点:湿浊不除,痛风不愈——需祛湿泄浊;气血不通,疼痛不止——需活血通络;道路不畅,尿酸难降——需“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小便);因此治疗痛风,应以祛湿泄浊、理气活血、健脾补肾为主,气血通畅,则尿酸不会积聚。痛风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痰瘀痹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证型。冯先生罹患痛风急性发作属于湿热痹阻证,治疗宜清热泄浊、解毒通络止痛。杨辰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制定“中医四联疗法”方案,开出内服“降酸痛风方剂”,并给予“刺络放血”“中药贴敷”“中药茶疗”等中医特色疗法。五日后复诊:关节红肿退,足痛减轻,能正常行走,查血尿酸(UA)降至μmol/L,但舌红、苔黄腻、脉弦。杨辰华建议患者守方继续服用15剂以巩固疗效,不久可以痊愈。
杨辰华教授也建议,治疗痛风还是应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会更好;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中药不但有效控制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且可减少复发,避免某些西药的副作用,起到标本兼治之效。
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
痛风患者的饮食结构要合理控制,多吃含有低嘌呤的碱性食物(如一些蔬菜水果),限制动物蛋白摄入,少吃肥肉、海鲜、辣椒和其他香料等食物,实现清淡饮食,低脂肪、低食量、低热量;避免饮酒,多饮白开水,以便促进尿酸排泄。
如何预防痛风?
1.要注意饮食结构,控制体重,预防肥胖。2.运动要适宜,防止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抑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肾脏排尿酸量下降,导致痛风。3.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导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则使尿酸排泄减少。4.谨遵医嘱,合理用药,防止发生由一些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
专家简介杨辰华,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现任内分泌科主任、重点专科负责人,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脑病协作组副主任委员等。擅长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糖尿病及心、脑、肾、神经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更年期综合征、痛风、慢阻肺、顽固失眠等疑难杂症有深入的研究。提出解毒双调疗法治疗顽固性高血糖、3期4证辨证治疗糖尿病、开通玄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等治疗方法,研制了多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院内协定处方。主持河南省科技厅“糖肾宁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等3项课题,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编或参编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全天撰稿:党委办公室
摄影:蔺虹丽
审核:郑宏
编辑:李娟(医疗发展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9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