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养五脏
1、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2、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3、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4、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5、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五脏六腑遵循四季盛衰才能协调运作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如果不遵循五脏的“自然规律”,身体就很可能“疲劳驾驶”,引发一系列问题。
夏季心气最旺,是身体的主宰。《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因此,这个季节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交际广泛。当然,如果心火太过,则火热之邪容易导致皮肤疮疡等疾病;而过度使用,心气不支时则可能导致心气衰竭,带来心脏病等危险。
春季肝气最旺,主导着整个人体。这个季节出生的人,由于肝气疏达,性格也往往最平和、理性。如果这个时间不护好肝,或者其他季节让它“过劳”,就可能导致肝气克伐太过,导致肝气无力升发而郁滞,进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或情绪郁结等症。
长夏时节应于脾气,以农历六月左右为主导。脾一方面主持着水谷的运化,另一方面控制着人体的肌肉四肢。如果脾被过度使用,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而倦怠、乏力等症状,也多由脾气被湿热所困所致。
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肺主呼吸之气,这个时候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大量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呵护。
冬三月,人体处在肾的功能影响之下。肾在人体代表着生命之气,凡生殖、发育均由肾所主。如果此时不注意给五脏“减负”,让它们跟着自然界“冬眠”,就很容易使阳气郁闭不通,引起气血阻滞,导致手足发冷、四肢疼痛,甚至心脑血管病。
养心的食物1、桂圆可用桂圆肉泡茶常饮,或煮桂圆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2、红枣红枣中含有大量的、为造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铁和磷,是一种天然的补血剂。对各种贫血、体弱、产后虚弱、手术之后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为适宜。可用红枣煎水服,或用红枣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
3、金橘性温,味辛甘,有理气、解郁、化痰的作用。金橘对痰阻心络和气滞血瘀型心悸,包括由高血压病、血管硬化、甲亢、冠心病或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食之颇为适宜。可煎汤服,亦可泡茶饮。
4、葡萄性平,味酸甜,有补气血的作用。滋养强壮,补血,强心利尿。治血虚心跳。由于葡萄中所含的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都很丰富,对大脑神经有补益和兴奋作用,葡萄干的糖分和铁的含量也较高,这对体弱贫血者也有补血效果。因此,对心气不足型和心血不足型心悸,以及神经衰弱及贫血体弱者、心悸心慌之人,常食葡萄,尤为适宜。
5、黑木耳性平,味甘,有滋阴、养胃、活血、润燥的作用,能补气、活血。黑木耳是天然的抗凝剂,能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凡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悸者,宜经常服食,颇多裨益。
5、颐欣胶囊中和血液酸性物质、减少血管紧张素形成,改善外周循环;加速脂代谢,降低血甘油三酯;银杏黄酮,增加血管弹性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平稳降压;降低血黏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氧供及修复;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心脑血管。
养肝的食物1、韭菜中医认为,春季吃韭菜,可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对养阳护肝会有很大的帮助。韭菜本身就具有助阳的功效,但是中医认为秋季的韭菜含蛋白质更高,所以如果有痛风的问题,那么最好不要吃了。同时,韭菜和一些中药还会发生反应,所以如果有吃药的话,最好咨询一下是否会和药效产生反应。
2、葡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本身就具有提高血浆白蛋白的作用。葡萄中的果酸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同时对预防现代人高发的乙肝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3、绿豆很多人都知道绿豆有清热解毒,去暑消水肿的作用。绿豆本身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氨酸,而这两种营养素同冰糖结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尤其是可防止因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
4、大豆大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雌性激素之外,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像钙、铁、磷这些元素对促进肝脏的再生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5、动物肝脏从以形补形的角度上说,动物肝脏本身就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了,其实这是因为肝脏本身的营养丰富,例如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铁等各种元素的含量都是非常丰富的。
6、西红柿西红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还可补充一些营养素,更有利于减少毒素对于肝细胞的损害。保护肝脏的效果相当不错。
7、蘑菇蘑菇是菌类植物中的皇后,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而秋季吃蘑菇更有助于滋养肝脏。
养脾的食物1、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2、红薯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3、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
4、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5、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养肺的食物1、银耳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治疗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2、萝卜生食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3、柿子鲜柿生食能改善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柿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的功效,适合冬季食用。
4、百合熟食或煎汤,对治疗肺痨久咳、干咳咽痛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秋燥病症有一定效果。
5、荸荠可配以莲藕榨汁共饮。具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等。
养肾的食物1、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2、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3、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4、山药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5、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6、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7、核桃则有补肾固精、利尿消石、润肠通便、温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尿路结石等症。
8、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但要记住,不能生吃。
9、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
10、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腰膝酸软、肺燥咳嗽、肾虚水肿、脾胃虚弱等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0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