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

孕期多喝鸡汤鱼汤下奶补身,筋骨劳损要喝骨头汤,很多人都听过这些说法。关于肉汤有个影响非常广的误区“70%的精华在汤里,肉渣只有30%”。所以很多人认为经过长时间炖煮,鸡鸭鱼肉的精华都会溶解释放到汤里。汤的味道鲜美,而且70%的营养都在里面。

这是营养学科反复强调的误区,它影响深远,却违反科学,给一代又一代的人灌输了错误的观点。

01喝汤所获营养远不及食肉本身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肉汤的营养价值很低,只占肉本身10%。喝汤弃肉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浪费了食物和其中的营养物质。而且长期喝浓汤会导致摄入嘌呤过多,引起体内尿酸偏高,进而导致高尿酸和痛风等病症。

肉类营养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2类,经过长时间熬煮只能释放一部分水溶性的物质,比如维C、氨基酸、钾和少许蛋白质,可能才1~2%。绝大多数的营养物质还是保留在肉类本身里,比如钙、铁、90%的蛋白质等等。

还有传言说,不溶解于汤里的固体都是人体没法吸收的物质,吃了也不消化。这也是误区!我们的牙齿咀嚼、唾液酶、胃酸,都对消化起到的关键作用。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只喝汤不吃肉,得到营养太少了,不补铁也不补钙,蛋白质摄入也不够,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02肉汤里可能高盐、多油

按照大部分人煮汤用盐的习惯,说一碗汤一克盐,并不夸张。自家做汤有控盐意识的还好,在外就餐时,那些美味鲜汤的含盐量往往很高,咕嘟咕嘟几碗汤下肚,再加上其他的食物,盐摄入量很容易就超标了(我国膳食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摄入盐量不应超过6克)。

很多人以做出乳白色的浓稠的汤汁作为烹饪成功的标准,认为乳白色的汤比较营养和滋补,其实,这种汤还不如清汤,它的脂肪含量高,常喝无益。汤能变成乳白色,要归功于脂肪,乳白色汤汁的形成过程就是脂肪乳化的过程。

在长时间的熬制过程中,食用油与肉食自身所含的脂肪组织会被粉碎成细小微粒,而卵磷脂和一些蛋白质能起到乳化剂的作用,形成水包裹着油的乳化液,最终成为乳白色“奶汤”。乳白色的浓稠汤汁其实是脂肪在引诱你!

03痛风患者、三高患者不宜多喝肉汤

肉汤中嘌呤含量高,钠盐和脂肪含量也不少,痛风患者和三高人群喝汤尤其要注意进食量,最好远离鲜汤、浓汤、甜汤,以免脂肪和能量超标,否则会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增高,引发或加重病情。

三高人群如果无汤不欢,可以适量喝一些小菜清汤,比如白菜豆腐汤,既可以补充蛋白质,也不会加重病情。

04肉汤能帮助虚弱人群补充少量营养

对于部分儿童、老人、术后体质虚弱、肠胃和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来说,肉难以消化,是一种负担,而肉汤进食难度小,还可以提高和改善食欲,能够快速被人体吸收。肉汤中的营养虽不及肉本身的营养丰富,但是从肉中溶出来的游离氨基酸、小肽、谷氨酸、B族维生素等都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可以作为肠道细胞的快速能源供应。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说“喝汤滋补”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即便如此,喝汤也不要过量,要撇掉浮油,以免影响正餐,加重胃负担。

05肉和肉汤的正确食用方式

鲜汤美味并非不能喝,但方法要对。

喝汤不要弃肉。喝汤吃肉两不误,营养又健康,何乐而不为。身体状况特殊者不喝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患者,尽量不喝或少喝汤。

烹调肉汤时要少放盐和油。咸汤喝多了会引起血压上升,喝汤时最好撇去上面的浮油,以免增肥。

不要喝太烫的汤。有人喜欢喝高热的汤,觉得特别舒爽美味,岂不知过热的汤会伤害口腔和食道黏膜。研究发现,长期喝65摄氏度以上的汤或热饮料,可能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不吃或少吃汤泡饭。汤泡饭,不是一个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会使孩子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容易使饭粒整粒吞下去,也容易不小心进食过多,加重胃负担。

来源:吃的误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03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