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盐结晶是导致痛风的根本原因,抑制尿酸盐结晶的形成、消除尿酸盐结晶是缓解和治疗痛风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哪些因素会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尿酸盐结晶又该如何处理。

尿酸盐结晶对膝关节损伤如此之大!

  有些痛风患者年纪轻轻就已经因为膝盖尿酸盐结晶较多无法下蹲,只能达到马步这种状态,这说明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随着尿酸盐结晶继续增多,膝关节的活动性将会越来越差。有些十几年的痛风患者只能拖着两条腿直直的挪步,每一步在20——30厘米左右,这样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

  出现这种情况,膝关节里面的尿酸盐结晶才是一切问题根源——它们诱发膝关节的非菌性炎症,引起膝盖的红肿热痛、炎性积液,它们对滑膜、韧带、半月板、软骨、骨骼都有明显的刺激与伤害,从而导致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上坐便都困难,最终导致残疾。

为什么会出现尿酸盐结晶?1血尿酸水平

  生理情况下其在血中的饱和度为umol/L,如果血中尿酸水平长期持续超过这个饱和点,就容易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中形成尿酸盐结晶。血尿酸水平越高,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可能性越大。

2温度

  尿酸盐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身体中心部位的体温仍能保持37摄氏度,但四肢末端的体温只有28摄氏度,因此尿酸盐结晶容易沉积在足趾、耳缘等温度明显低于中心体温的部位。痛风病人典型的足部关节炎多在夜间发作,这可能与这些部位的夜间温度低有关。

3pH

  临床资料显示,血液和(或)组织液中的pH降低是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比如剧烈运动后关节肌肉所在的部位乳酸浓度升高,局部组织液中的pH降低,即可导致痛风发作。因此,维持血液和组织液中pH在正常范围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

4生物大分子

  关节软骨和滑囊液中含有多种蛋白聚糖,这些大分子不但占有较大空间,且带有大量负电荷,使尿酸盐的溶解度提高3倍。如果蛋白多糖分子结构异常或浓度降低,则尿酸盐溶解度也随之降低,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并沉积,引起痛风发作。

(关节镜看到的膝关节里面的尿酸盐结晶团块)

尿酸盐结晶沉积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尿酸结晶沉积关节:痛风→软组织、软骨、骨骼损伤→至畸、强直、至残。

2、尿酸结晶沉积肾脏:形成痛风性肾结石→慢性肾炎→肾衰竭→尿毒症→影响男性功能。

3、尿酸结晶沉积胰腺:损伤胰腺β细胞→加重糖代谢紊乱→糖尿病。

4、尿酸在血管中长期高浓度:一旦形成结晶会损伤血管内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

尿酸盐结晶大量沉积、足部关节布满痛风石!

“尿酸盐结晶”是痛风反复发作的根源

痛风一旦发作,白细胞在与尿酸盐结晶激战时,就会消耗许多的能量,于是在患处产生乳酸,提高血液中的酸度,使得原本就不容易溶解在酸性液体中的尿酸变得更难溶解,更容易形成结晶沉积。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痛风的发作,都是一次新的尿酸盐沉积结晶的过程,而白细胞虽然吞噬了原有的尿酸结晶,但它们仍然存在关节内,直至形成痛风石。

溶解尿酸结晶是治疗痛风的关键

风友们要明白一件事情,除了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外,尿酸盐结晶可累及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结晶越多痛风病情相应就越重!风友们若想摆脱痛风折磨,必须重视溶解尿酸盐结晶!

溶解尿酸盐结晶,这是痛风患者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一方面:尿酸盐结晶溶解干净,可以为降酸治疗提供很好的基础条件。不然新的结晶溶解会导致尿酸再次升高,出现尿酸忽高忽低的现象,这样对关节的刺激也比较大。

另一方面:溶解尿酸盐结晶可以有效防止它向痛风石转变。一旦这些结晶不断累积,生成团块,并逐渐纤维化和钙化,变成了坚硬的痛风石,那时再溶解和治疗就困难多了。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保证

你百度十次不如问诊一次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免费咨询

有专业医生为你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0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