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zj/140110/4324716.html
一直以来,关于“痛风”的是是非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相关常识,笔者收集资料,整理如下,望对大家有用。

首选,我们来认识一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普通人群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来源是“健康体检报告表”,而在健康体检报告表的“肾功3项”中,大家只看得到尿酸的结果和参考(-umol/L)。

主要争论来自于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一:高尿酸(尿酸值高出参考值的最大值)血症=痛风

先来认识一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卫生行业标准定义:

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与痛风密切相关,并且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诊断标准为:通常饮食状态下,2次采集非同日的空腹血,以尿酸酶法测定血尿酸值,男性高于μmol/L者或女性高于μmol/L者。

痛风:一种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疾病范畴。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也常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腹型肥胖、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的标准定义来看,二者不等同,但存在密切关联:高尿酸血症期就是痛风的前期;诊断痛风最主要的根据是临床表现以及血当中的尿酸值作为参考,血尿酸高不一定就是痛风(但引发痛风的概率较高);血尿酸不高不一定不是痛风;痛风发作的时候尿酸不一定升高!

重点认识一下痛风发作的四个阶段:

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痛风前期):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急性痛风关节炎(痛风早期):血尿酸持续升高,一般伴随着强烈的关节疼痛,病情初期,可能只是某一个关节疼痛,但如果不干涉治疗,很快会蔓延到其它关节部位。急性痛风关节炎一般发生在夜间入睡时,激烈的疼痛感会使病人在睡梦中被痛醒,发病部位红肿、发烧,痛感由轻到重,严重时就像被撕裂般难受。

3、发作间期(痛风中期):这个阶段是在痛风发作之后的症状慢慢消失期,临床上病人并不表现任何症状。一般病人会反复发作,并且表现症状较多都倾向于关节炎,但也有少数病人在发作间期恢复后不再发作,不过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4、慢性痛风关节炎与痛风石(痛风晚期):痛风患者患病时间较久,但却没有好好治疗的话,一般会因尿酸浓度过高而在发病关节处形成痛风石,罹患慢性痛风关节炎。更有甚者,会影响肾功能,造成肾衰竭,肾衰竭是痛风病人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

误区二:痛风=“不吃”

每次聚餐,关于高尿酸与痛风患者来说,争论不休的是“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问题,相信大家深有体会,弄得高尿酸与痛风患者无从下筷!对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只是拿着筷子看看而已。我想问的是:那么他们身体必须的营养素从何而来?长期以往,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

对于高尿酸与痛风患者来说,真正要弄清楚的是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也不能吃”的问题。

我们先从国家卫生行业标准来认识高尿酸与痛风患者膳食吧!

膳食指导的目标: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减轻血尿酸负荷,降低痛风发生的风险或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并维持机体适宜的营养状态,预防及配合治疗相关疾病,改善临床结局。

膳食指导的总体原则:应基于个体化原则,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良好的生活方式,限制高嘌呤动物性食物(见后面),控制能量及营养素供能比例,保持健康体重,配合规律降尿酸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随诊。

建议避免的食物:应避免食用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及浓肉汤和肉汁等。对于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还应禁用含酒精饮料。

建议限制食用的食物:高嘌呤含量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等;鱼类食品;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各种含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和蒸馏酒(白酒)。总体饮酒量男性不宜超过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约合14g纯酒精)。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ABV12%的红葡萄酒mL、ABV3.5%的啤酒mL或ABV40%的蒸馏酒43mL。注意:是“限制”不是“不吃”!

建议选择的食物: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每日mL;蛋类,鸡蛋每日1个;足量的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g或更多;鼓励摄入低GI的谷类食物(粗杂粮);充足饮水(包括茶水和咖啡等),每日至少mL。

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缓慢减重达到并维持正常体重。(BMI控制在18.5-23.9之间,简单计算方法:用自己的实际体重÷身高cm÷身高cm)

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要定时定量或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少用刺激性调味料。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能量及三大产热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能量:摄入能量以达到并维持正常体重为标准。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体力活动等估计能量需求。在轻体力活动水平情况下(如坐姿工作),正常体重者每日给予25kcal/kg~30kcal/kg能量,体重过低者每日给予35kcal/kg能量,超重/肥胖者每日给予20kcal/kg~25kcal/kg能量;在中体力活动水平情况下(如电工安装),正常体重者每日给予30kcal/kg~35kcal/kg能量,体重过低者每日给予40kcal/kg能量,超重/肥胖者每日给予30kcal/kg能量;在重体力活动水平情况下(如搬运工),正常体重者每日给予40kcal/kg能量,体重过低者每日给予45kcal/kg~50kcal/kg能量,超重/肥胖者每日给予35kcal/kg能量。

总能量=每日给予量×理想体重(身高-)

采用体质指数(BMI=自己的实际体重÷身高cm÷身高cm)判定体重状况,其标准为: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BMI24.0kg/m2为体重正常,24.0≧BMI28.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应限制添加糖摄入。宜选择低GI食物(粗杂粮)。鼓励全谷物食物占全日主食量的30%以上。全天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g~30g。

蛋白质:蛋白质的膳食摄入量为1g/kg/d,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0%~20%。食物来源推荐奶制品和蛋类。

脂肪:脂肪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20%~30%。合并肥胖或代谢综合征者应严格限制每日脂肪摄入总量占全天总能量不超过25%,且饱和脂肪酸占全天总能量不超过10%。如合并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59mmol/L)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应小于全天总能量的1%。亚油酸与α-亚麻酸的每日摄入量应分别占全天总能量的5%~8%和1%~2%。单不饱和脂肪酸每日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

说明两点:第一,涉及到数据和计算的确有难度!!若确实要弄懂的小主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0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