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问上医

长期的高尿酸引起大量的尿酸晶体沉积在皮下、关节周围软组织内会导致痛风石,有的是乳白色糊状液体,有的像白灰样的固体。

关节内如果有大量痛风石可使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形成纤维化,出现关节肿痛,压痛,关节变形,功能障碍,在急性发作期疼痛难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

痛风石是怎么形成的?

嘌呤在体内代谢成尿酸,尿酸与其他离子结合形成尿酸盐。正常情况下,这些尿酸盐可以全部溶解在血液里,就好比是小一勺白糖能完全溶解在一杯水里一样。

但是,如果嘌呤摄入过多或肾脏排泄功能不足,就会导致尿酸盐产量大增,超过血液的最大溶解度。

过多的尿酸盐会被迫通过析出结晶的形式,沉积在体温相对较低的关节腔、耳朵、四肢等部位。这就好比往一杯水里加了一包糖!溶解不了的糖就会沉积在杯底。

这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派出免疫部队,试图吞噬清理掉这些尿酸盐结晶。

免疫部队在战斗的过程中,会向周围释放出可产生强烈疼痛感的炎性物质,吸引更多同类前来参战。这虽然是好事,但反应到我们身体上就是红肿、剧痛等让人欲罢不能的症状。

而且,吞噬细胞吞下细菌、病毒后,会将这些有机物消化掉。但尿酸盐却无法被免疫细胞进一步降解!就好比吞噬细胞吞下石头一样,最终会被活活撑死。

就这样,一层一层的尿酸盐结晶和吞噬细胞尸体堆积起来,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痛风石。

吃药可以溶解痛风石吗?

只要能保持血尿酸盐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就可以慢慢将身体里的痛风石溶解掉。

目前市面上针对痛风的药物主要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以非布司他为代表的,减少尿酸生成,扼制痛风源头的药物;

第二类:以苯溴马隆为代表的,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的药物;

第三类:以小苏打为代表的,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泄的药物;

第四类:以秋水仙碱为代表的,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的药物。

前2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尿酸盐浓度,能起到溶解痛风石的作用。第3类药物是辅助用药,它能让同样多的尿液里携带更多的尿酸盐排出体外。以防过多的尿酸盐堆积在肾脏中,变成结石。

一般来说,痛风石越小、溶解的速度和清除程度就越高。像首次发现的比较小的痛风石,通过低嘌呤饮食、积极吃药,把血尿酸控制在umol/l以下,一般经过20~30天,痛风石可以完全消退。

但是,如果痛风石已经存在3个月以上、甚至影响关节功能的,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此时,可以通过手术将痛风石取出。

除了吃药,要想快速溶掉痛风石,饮食上也注意

(1)限制嘌呤摄入

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动物性食物中嘌呤含量较高。

按照我国膳食指南,结合患者病情,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应食用肉类,缓解期或高尿酸血症状态时,每天平均的红肉类摄取量应当控制在50克以内为好,动物内脏最好不吃。

因此,痛风患者尽量禁食动物内脏(肝脏、胰脏、肾脏、脑、舌和肚)、虾蟹、蛤类、肉汁、肉汤、鸡汤、扇贝、沙丁鱼、鲱鱼、凤尾鱼、鲭鱼。

(2)减少膳食热量和脂肪摄入量

脂肪本身会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且脂肪高的膳食还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对体脂过高、腰腹肥胖的患者来说,减肥本身就有利于代谢紊乱状态的改善。

(3)严格戒酒、不喝甜饮料、可以喝低脂奶

酒精会干扰尿酸代谢,甜饮料含有的果糖增加尿酸生成。相比之下,牛奶不仅嘌呤含量很低,而且营养丰富,是在不增加嘌呤摄入前提下获取蛋白质的好食品。

END

往期精彩推荐

严格忌口,为啥痛风还反复发作?听听专家怎么说!

揭秘痛风:年纪轻轻,酒肉不沾,为什么也会英年早痛?

痛风之痛,为什么那么多人摆脱不了痛风,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你就知道了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查阅关于本文所述疾病或症状的知识信息汇总文档。该文档为开问网上的公开项目,欢迎专业人士申请成为管理者(含第一管理者)、参与者,管理和参与文档的持续优化工作。具体可在开问网上向当前文档第一管理者发送私信或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