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尿酸血症,人们通常联想到痛风。久而久之,就把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画上等号,认为只有出现了痛风症状才意味着患了高尿酸血症。临床上,许多患者检查发现尿酸水平偏高,但因无任何症状,就没当回事,不吃药,也不控制饮食。殊不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同样很可怕,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事实上,超过8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痛风症状,痛风仅仅是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种临床表现,它的危害远不止如此。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与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

1.高尿酸首先伤害的就是肾脏。因为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而长期高尿酸会导致尿酸盐晶体在肾脏和泌尿道沉积,诱发各种急慢性肾病。常见症状有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

2.高尿酸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公认。血尿酸μmol/L(6mg/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μmol/L(7mg/dl),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3.高尿酸多伴随“三高”一起出现,被大家称呼为“第四高”。尿酸水平越高,发生高血压风险越大;导致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78%;增加糖尿病肾病风险;促进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展;与血脂异常关系密切等等。

首先肯定是应该积极治疗的,但治疗不意味着就是吃药。如果患者除了血尿酸超标之外并无其他症状,例如痛风等,而尿酸虽然超过了正常值,但小于μmol/L时,在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可以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暂时不用药;但如果患者年龄已经超过60岁,又有冠心病、糖尿病、抽烟史等,则应该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进行。

一、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两大类药物,一种是针对血尿酸排泄障碍的,另一种则是针对血尿酸生成过多的。

尿酸生成过多型患者多使用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两种药物。但是少数患者对别嘌呤醇过敏,特别亚裔人群过敏率相对较高,这种过敏会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甚至有致死风险,因此在使用别嘌呤醇之前要求患者进行基因检测。非布司他极少发生过敏,作用明显,但心血管病人用药需谨慎。

尿酸排泄障碍型患者则多用苯溴马隆,此外,对于同时有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的患者,还可服用氯沙坦进行辅助治疗。医生提醒,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对尿液酸碱值进行自检,保证尿液酸碱值控制在pH6.2~6.8之间,酸碱值小于pH6.2的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小苏打片碱化尿液。

二、饮食控制

1.多喝水。每天饮水量要在毫升以上,不建议小口喝水,最好能一口气喝~毫升,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尿,帮助尿酸排出。喝水首选苏打水,可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出。弱碱性或者中性矿泉水、白开水也可以。

2.多吃低嘌呤食物。主食有米饭、面食、玉米、苏打饼干;奶类有鲜奶、酸奶、奶酪(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不建议食用)等;荤食包括鸡蛋、猪血、鸡血、鸭血、蔬菜,大部分蔬菜都是可以的,例如紫甘蓝、黄瓜、西红柿、胡萝卜等。

3.少吃高嘌呤含量的食物。主要包括豆类,如四季豆、青豆、豌豆、菠菜、蘑菇、麦片、鲫鱼、金枪鱼、鸡肉等。

4.避免食用高嘌呤含量食物。包括虾、带壳的海鲜(如螃蟹、蛏子等)、红肉(牛肉、羊肉、猪肉)、动物内脏等。

尿酸值高没症状,患者也应该注意。

医院就诊,保证身体健康值。

药师介绍

李江

医院药学部药师,药学硕士,拥有扎实的药学知识和丰富的用药指导经验。《家庭用药安全指南》编委,互联网+合理用药实践技能大赛三等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版权声明

以上科普文案与漫画图片素材

均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