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在体内贮积超过一定数量才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因此,对于没有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我们常称之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过,严格意义上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血尿酸升高,没有痛风发作,没有肾尿酸盐结石。因此,如果体检时发现有肾结石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没有痛风发作,也不能再认为自己是没有症状了。
肾尿酸盐结石是尿酸性肾病的三种临床类型之一,过度酸性尿是肾尿酸盐结石形成最重要的机制。导致酸性尿的条件包括碱流失(如慢性腹泻)、内源性酸性物质生成增加以及通过胃肠道摄入过多酸性食物。腹泻会导致碳酸氢盐的丢失,减少尿量及增加尿饱和度,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以及大量排汗也会导致尿液pH降低;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饮食会增加人体的酸负荷,导致尿液酸度增加而引发高尿酸尿症。
肾尿酸结石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纯尿酸结石通常体积较小,形状呈圆形,质软易碎,颜色呈黄红或棕色,光滑而无光泽。纯尿酸结石是透光的,通常不能显影,因此只能在B超下发现,在X线下不容易发现。但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结石多为草酸钙和磷酸钙的混合型结石,一般可显影,可在B超下发现,也可在X线下被发现。
除了降尿酸治疗之外,大量饮水,使每日尿量维持在毫升以上,这对尿酸性肾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极为有益。碱化尿液则是最直接有效的溶石方法,碱化过程中应每天2到3次监测尿pH,使之维持在6.2到6.8。据测算,碱化效果好时,纯尿酸结石的溶解速度可达1厘米每月。中药和针灸对结石的排出有促进作用,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包括金钱草或车前子等。使用柠檬、青皮等泡水频饮,也对尿酸性肾结石的防治有益。
讲完肾尿酸结石,再说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在医学界,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治疗一直存在争议。鉴于高尿酸血症的高患病率,欧美国家的痛风指南认为,高尿酸血症患者人群中只有不到20%会发展为痛风,因此没有必要通过全民降酸来预防20%的痛风发生。另外,尽管高尿酸血症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但是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或者谁为“因”,谁为“果”还不明确。
比如,欧洲的专家组推荐明确指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推荐药物降尿酸治疗;美国ACR指南在篇首就明确告知,由于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发表意见;中国台湾的痛风指南建议: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人群,一般建议调整生活方式,不需要降尿酸药物治疗,除非有酶缺陷或合并有继发性的相关疾病,如血液病、或恶性肿瘤放化疗等。
亚州国家的痛风指南则更表现得更为积极。早在年,日本痛风核酸代谢协会首次提出,对于无症状的高尿血症人群,应根据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或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给予分层治疗。日本痛风指南提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人群当血尿酸高于微摩尔每升时,可谨慎应用降尿酸药物,如果有肾、心血管合并症就可以开始药物的降尿酸治疗。
中国心血管医师协会共识同样提出: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首先应提倡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多饮水,避免使用可以导致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已经存在相关心血管疾病者,当血尿酸超过微摩尔每升时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对于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已经存在相关心血管疾病者,当血尿酸超过微摩尔每升时,都应进行药物降尿酸治疗。
中华内分泌协会共识则提出:高尿酸血症人群经过生活干预、饮食调整及伴发疾病的治疗,如果血尿酸仍然超过正常值,即男性大于微摩尔每升,女性超过微摩尔每升,就应进行降尿酸的药物干预。
考虑到各国医疗制度间的差异性,以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确实对人体存在多方面的损伤,我国痛风指南认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要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其具体方法如下:1、血尿酸水平在到之间时,同时不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可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3到6个月,如果血尿酸仍然大于,即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2、血尿酸超过同时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需要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3、血尿酸水平超过,不管是否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都要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直接点击底部,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