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由于人们对于痛风的不够了解,而且痛风性关节炎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会判断错误,误以为普通关节炎症,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中医专家根据以下症状,就可以确诊是否患有痛风了:
1、多以单个趾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升高。
3、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含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4、必要时作肾B超扫描、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5、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它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郭、耳轮和趾、指骨间出现"块"(痛风石)。
痛风性关节炎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急性关节炎期
急性关节炎期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初期表现,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膝等。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可持续3~11天。饮酒、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二、间歇期
间歇期有数月或数年之久,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这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中期症状。
三、慢性关节炎期
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形、运动受限。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少数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这就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了,急性关节炎已经完全转变为痛风性关节炎了。
痛风性关节炎的危害
痛风性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时可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
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症”,以寒、湿邪气为病因,寒湿相结化热、蕴热成痰,导致血运失常,出现关节红肿、灼痛剧烈、入夜更甚、活动不利等症状,且反复发作。
中药外敷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缓解关节红肿、疼痛。
1、中医膏药治疗
作为中医学史上第一步外科专著,清朝吴尚先的《外治医说》中讲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书中外治法包括敷、洗、熨、熏、浸、擦、坐、膏、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其中尤以膏方治疗为主,其膏方论述达30种之多,至今仍指导着风湿骨病的临床治疗。
2、针灸(拔罐)治疗
根据研究,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针刺常用的穴位有:阳陵泉、阴陵泉、牍鼻穴、足三里、梁丘、血海、委中、承山等。可以用电针,也可加艾灸,或加拔罐法,据研究以电针和温灸效果最好,一般能在数次治疗后缓解症状。
3、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应用得当对膝关节炎疗效也很好,多在患病局部采用揉法、摩法、拿法、研磨法、穴位指压等方法治疗,但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在急性炎症期最好不用推拿法,或谨慎使用轻手法推拿,以免炎证加剧。
沈阳汇生堂风湿骨病研究所以传承千年的中医理论为根基,依托独特诊疗六法,采用纯中医外治方法诊疗风湿骨病,配合理疗、手法、中医外治膏药喷剂,辩证施治,不用内服药、不做手术,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名家坐诊,中医古方结合现代科学康复方法诊察,诊、治、养辨证施治,溯本追源,根治病症。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