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导致痛风发病的最重要基础和直接病因。随着人们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图1),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加剧。
一.概述
1.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正常生理状态下,每日产生的尿酸与排出体外的尿酸是相等的,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机体的血尿酸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就被称为高尿酸血症。根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超过μmol/L,女性超过μmol/L。当血中的尿酸浓度超过了这个数值,尿酸呈超饱和状态,尿酸盐析出结晶的可能性增大,会增加痛风发作的概率。
2.高尿酸血症的分型?
尿酸血症根据血尿酸水平和尿尿酸排泄情况分为以下三型:(1)尿酸排泄不良型(2)尿酸生成过多型(3)混合型,具体标准见下列图表:
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临床上仅有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痛风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见下图)。
4.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体内约80%尿酸为内源性嘌呤代谢,约20%来源于富含嘌呤的食物。
(1)尿酸生成过多,如高嘌呤饮食、饮酒等。
(2)尿酸排出减少,如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等,其中排泄障碍为主。
(3)混合型,尿酸生成过多合并排出减少。
5.哪些药物影响尿酸水平?
(1)升高:果糖、胰岛素、茶碱、肌苷等可致尿酸产生增加;乙胺丁醇、呋塞米、氢氯噻嗪、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可致尿酸排泄减少。
(2)降低:氯沙坦、非诺贝特、降钙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可促进尿酸排泄。
三.高尿酸血症与卒中
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例如:年,Kim等人系统分析成人资料,发现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卒中发生危险度和死亡率均增加。现许多人已将高尿酸血症列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亦发现,高尿酸血症可独立预测缺血性卒中的不良预后,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卒中复发率或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越高,因此,高尿酸血症可独立预测缺血性卒中的不良预后。
二.治疗
1.治疗时机与控制目标是什么?
治疗时机:无痛风患者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尿酸≥μmol/L、痛风者血尿酸≥(严重者≥)μmol/L,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
一般人群控制目标:一般血尿酸μmol/L;合并痛风的慢性肾脏病者血尿酸μmol/L,严重者血尿酸μmol/L。
2.非药物治疗方式有哪些?(1)避免高嘌呤饮食、肥胖者低热量饮食、增加饮水量。
(2)戒酒,减轻体重,规律运动,避免应用升高尿酸的药物等。
3.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1)抑制尿酸生成:
①别嘌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
该药成人使用片剂的初始剂量一般一次50mg,一日1~2次,一周可递增50~mg,至一日~mg,分2~3次服。最大日剂量为mg。缓释片或缓释胶囊一次mg,一日1次,应根据病情和生化检查结果(如血液和尿液的尿酸水平)酌情调整剂量。儿童酌情调整,国内资料指出妊娠期妇女禁用本药,FDA分级C级。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可见胃肠道不适、皮疹、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与所用剂量相关,尽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
②非布司他: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尿酸水平。
成人初始剂量一般为一次40mg,一日1次。18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FDA分级C级。该药可见皮疹、关节疼痛、头痛、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ALT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应暂停用药;不推荐用于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2)促进尿酸排泄:
①苯溴马隆: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尿酸浓度。
成人一般一次50mg,一日1次,早餐后服用,1周后检查血尿酸浓度;亦可于治疗初期一日mg,早餐后服用,待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内改为一日50mg。18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可见胃肠道不适、皮疹、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1.)、严重肾结石禁用。
②丙磺舒: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盐排泄。
成人一般一次0.25g,一日2次,1周后可增至一次0.5g,一日2次。儿童根据体重调整用药。本药可透过胎盘,国内资料指出妊娠期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可见腹泻、皮疹、过敏、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用药时需大量饮水,并碱化尿液,防止尿酸盐在泌尿道沉积形成尿结石。
(3)其他用药:
尿酸酶:本药为异性蛋白,为新型降尿酸药物,通过催化尿酸氧化为尿囊素,消除尿酸在机体内的潴留。成人肌肉或静脉注射,一般一日0U。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该药可见过敏反应,包括全身瘙痒、肌内注射局部发红等。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成人一般口服一次0.25-2g,一日3次,使尿PH值维持在6.2-6.9左右;可见胃肠道不适、高碳酸血症等不良反应。
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对于卒中预防策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明确高尿酸血症是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降尿酸治疗措施,对于提高卒中后生存率、减低致残率以及预防卒中复发带来巨大效益。
快扫描下方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