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海鲜大都是高嘌呤的食物,患上痛风就是要远离海鲜的。即使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但在饮食上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一些患者看着大家大口大口的吃着海鲜,嘴里早就馋得不行了,可是很无奈自己没法吃……
今天,就给喜欢吃海鲜的痛风病友推荐可以吃的“海鲜”吧!但想在大快朵颐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痛风是怎么一回事吧!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慢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可见痛风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那么痛风是如何产生的呢?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嘌呤,嘌呤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碱基,其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是尿酸。
人体内的嘌呤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含嘌呤的食物,约占体内尿酸的20%,另一个是体内核酸等分解产生的,约占体内尿酸的80%。当体内嘌呤增多,就会产生较多的尿酸,而肾脏又不能及时将尿酸排出体外,就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在体温37℃,血PH7.4,当血中尿酸浓度大于μmol/L时,就会形成过饱和状态,尿酸析出,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及肾脏组织中,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导致痛风发作。当尿酸排泄过多时,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血清中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排泄速度之间的平衡。体内尿酸的积聚,见于下列情况:
1、外源性吸收增多,即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增多;
2、内源性生物合成增多,主要由嘌呤代谢过程中酶缺陷所致,致使核酸分解加速和嘌呤氧化产生尿酸增多;
3、排泄减少:由肾脏经尿排出减少。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尿酸浓度的增高。
可见,血尿酸浓度在痛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患了痛风,应积极地治疗。首先,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其次,防止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及防止肾脏结石形成。其预防和治疗的中心环节是预防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我们的目标是将血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就可有效地预防痛风的发作及并发症的产生。
痛风疾病管理中,饮食管理为重要环节,通过饮食控制管理可使人体血尿酸水平下降10%~20%,与降尿酸药物一同发挥降尿酸的作用。饮食控制治疗是非药物治疗的核心,特别是低嘌呤饮食。
选择低嘌呤食物
一般人日常膳食摄入嘌呤为-mg,在痛风的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mg/d以内,对于尽快终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加强药物疗效均是有利的。
(1)在急性发作期,宜选用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海参每克嘌呤含量4.2mg,海蜇皮为9.3mg,比某些蔬菜还低。可见,海产品并非绝对不能吃。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海参、海蜇皮。
(2)在缓解期,可适量选含中嘌呤食物。如肉类食用量每日不超过克,尤其不要集中一餐进食过多。很多海产品嘌呤含量中等,如鲈鱼、金枪鱼等,可少量食用。
(3)不论在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带鱼,小鱼干,浓肉汤等。
按嘌呤的含量将食物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含嘌呤高的食物:既每g食物含嘌呤-mg,如动物内脏:肝、肾、心、脑等,肉馅、浓肉汤;鱼虾类:如鲢鱼、鱼卵、小虾。
第二类为含嘌呤中等的食物:既每g食物含嘌呤50-mg。肉类:猪、牛及羊肉;菜类:黄豆及豆制品等。
第三类为含嘌呤低的食物:既每g食物含嘌呤50mg牛奶、鸡蛋、精白面粉、米、白菜、萝卜、芹菜等。
部分海鲜嘌呤含量
注:食物嘌呤含量(mg/g)
除了选择低嘌呤食物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限制总能量,保持适宜体重,避免和治疗超重或肥胖。肥胖是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共同发病因素之一。
2、合理的膳食结构,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0.8克的蛋白质。避免高脂肪餐,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注意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3、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烈性酒;
4、人体内70%左右的尿酸由肾脏排出,所以应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ml以上,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综上所述,对于海蜇、海参是可以完全放心吃的海鲜!无论鱼类、虾类、贝壳类和蟹类,都有很多中嘌呤食物。在痛风控制、尿酸达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少量食用。此外,平时大家认为鲢鱼等河鲜,却是高嘌呤食物,属于禁食范畴,务必注意!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的24小时客服热线--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0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