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决定体重和寿命,这5种晚餐我再也不碰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
爱饮食
预防新型肺炎,每天吃点它!吃出好身体
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每到此时,最担心的是一群因为气温变化而备受煎熬的人,那就是痛风人群。春天是痛风的高发季痛,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在家过节是吃得太“好”,动少吃多,饮食不合理;二是季节原因,早晚温差大,夜晚手脚温度较低,血液流通就慢,血液里尿酸容易结晶,诱发痛风。痛风的三大基本症状
痛风症状可分为三期,即无症状期、急性期、慢性期,每一期的具体症状不同:1.无症状期
在这个阶段,痛风人群几乎没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适,唯一能够判定他们患有痛风的指标,就是血液中尿酸含量呈持续性或波动性的增高。2.急性期
在半夜,此阶段痛风人群常常会因为脚趾、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等处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而被痛醒。与此同时,他们会发现这些关节的正常功能有了明显的障碍,测量体温时温度有升高。3.慢性期
在此阶段,发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僵硬、畸形,就像石头一样,不对称,大小也不一致。多见于耳朵轮廓、脚趾、手指间等地方。痛风爱找哪7类人
痛风的高发人群,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该为家人学点知识了。1.男人
数据表明,痛风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4.7:1。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痛风”这是为啥呢?
女性身上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雌激素占了上风,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能帮助抑制关节炎的发作。
而男性呢,体内雄激素更多,雄激素特别钟爱尿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导致尿酸在体内的含量升高,加快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从而招来痛风。
2.爱喝酒的人
这一点其实还是和男人有关,应酬多、撸串喝啤酒……
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但你们以为喝酒会引发痛风,仅仅是因为酒类嘌呤原因吗?
其实你们有所不知,喝酒还会让我们体内产生很多乳酸,而这些乳酸会和尿酸发生竞争。
是的,两者都要排泄出去,但是乳酸这家伙更霸道一些,所以尿酸排出去的就少了。久而久之,就引发痛风了。
3.爱吃肉、海鲜的人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肉类、海鲜中嘌呤高,吃多了容易痛风。著名主持人汪涵就是因为爱吃海鲜,落下了这个疾病。
4.中老年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痛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①绝经后的女性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雄激素上升,所以容易得痛风。
②60岁后
人老了之后,关节老化,再加上钙流失,软骨组织也减少很多,就这样,痛风开始欺负老年人了。
5.有痛风家族史的人
6.当过运动员的人
这是因为运动员身体活动比平常人多,而且强度更大,这导致他们体内ATP的燃烧分解,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比普通人更快。
7.肥胖群体
是的,你没看错,减肥也有可能把痛风招来。
道理和喝酒类似。因为减肥过快,脂肪燃烧后会产生很多酮体,酮体和尿酸也会产生竞争机制。
痛风饮食指南
1.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资料显示,痛风的急性发作往往是由于暴食了高嘌呤食物。
一般人膳食摄入嘌呤为-mg/天,在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控制在mg/天以内。
所以,如果你痛风发作了,那么第一类食物就不要吃了。
曾经有痛风史,或者是高尿酸人群,那么就尽量少吃第一类食物,第二类也最好严格限量。
如果觉得以上图表太复杂记不住,那么在饮食中可以遵循下面这个原则。
▼
2.限制总能量,防治超重或肥胖
已经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每日摄入总能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20%,防止发胖超重。
肥胖人群也要减少摄入,以免出现过多酮体,而减少尿酸的排出。
3.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4.少喝富含果糖的饮料
虽然水果要多吃,但是富含果糖的果汁尽量少吃,因为果糖可促进核酸(也就是DNA)的分解,增加尿酸生成。
像蜂蜜虽然嘌呤低,但里面65-80%是葡糖糖和果糖,同样要少吃。
5.禁酒
是的,得了痛风的人,不是要少喝酒,而是绝对,禁止喝酒!
上面说了,酒精容易使体内的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引发痛风。
6.补充一些膳食补充剂
▼
它们可以促进尿酸盐的溶解,有利于缓解痛风。
7.多喝水
这句话讲烂了,但确实管用。人体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酸浓度自然上升;身体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没有,尿酸哪有出路!
为了防止夜间尿浓缩(夜间呼吸、皮肤汗液的蒸发,体液有损失),痛风人群在睡前建议喝点水。
专家推荐Experts杨铁一
主任医师,曾任职于医院消化科主任及市一院北院大内科主任。曾任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委,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常委,市医学会消化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肝胆胰腺食道及胃肠疾病的诊治,胃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长按下图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