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痛风
家禽痛风又称尿酸盐沉着症。是因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高尿酸血症。其病理特征为血液尿酸水平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内脏,肾小管及输尿管中沉积。临诊表现为运动迟缓,关节肿胀,厌食,衰弱,排白色稀便。
1.主要是由于饲喂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蛋白质饲料。如:鱼粉,大豆和豌豆。
2.饲料高钙低磷和维生素a缺乏。
3.肾功能不全,如磺胺类药物中毒,霉玉米中毒,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伤。
多发生于生长期的雏鸡和成鸡。分为内脏型痛风和关节型痛风。
1.内脏型痛风:比较多见,但临诊上不易被发现。病禽表现食欲不振,鸡冠苍白,腹泻,排出白色半粘液状稀粪,病鸡常突然死亡,死亡率很高。剖检可见肾脏肿大,色淡或苍白,肾小管因蓄积尿酸盐而变粗,使肾表面呈花斑状,输尿管明显变粗。充满白色尿酸盐或形成尿酸盐结石。在心包肝,脾,肠系膜及胸腹膜的表面散布一层白色石灰粉样物质。
2.关节型痛风:较少见,常表现为趾,腿,翅等关节肿大,疼痛,行动迟缓,站立困难。剖检时切开肿胀关节关节腔内有白色石灰乳样尿酸盐附着。
3.综合性痛风:关节型痛风和内脏型痛风多为混合发生
病例再现
问诊:80日龄,昨日有一只精神不佳,头部晃悠,反应迟钝,怪叫,头颈细微扭曲,有精神状况的已经瘫痪2-3天,发病后第一天死亡10只,第二天死亡6只,第三天死亡2只,粪便有少量白色的,现有五只瘫痪的,吃喝不行,大群正常
用药:头孢,左氧
疫苗:打了黄病毒
系统检查:心脏,肝脏,肺脏有尿酸盐沉积,肠道出血,淋巴滤泡肿,肠粘膜脱落。
由于饲喂家禽过多的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蛋白质饲料,引起了机体外源性尿酸增多,以及或者由于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的内源性尿酸增多,皆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
因为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蛋白质在机体内最终皆分解为尿酸,体内尿酸的来源大大地增加,超过了排泄的限制,尤其家禽肝脏不含精氨酸酶,不能通过鸟氨酸循环使精氨酸水解为鸟氨酸和尿素,只能在肝内合成为尿酸。健康禽类通过肾脏能把多余的尿酸排除,使血液中维持一定的尿酸水平(1.5~3.0mg/ml)。当机体内大量尿酸排泄不了,若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势必造成高尿酸血症,此时血尿酸水平大增,可达10~16mg/ml。
由于尿酸在水中的溶解度甚小,当血浆尿酸量超过6.4mg/ml时,尿酸即以钠盐形式在关节、软组织、软骨甚至在肾脏等处沉积下来,也可形成尿路结石。沉积在关节腔内的尿酸钠结晶,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并且尿酸钠通过氢键和溶酶体膜作用,从而破坏溶酶体。
吞噬细胞中的一些水解酶类和蛋白因子可使局部生成较多的致炎物质,包括激汰、组胺等,进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
预防
1.防治:严格按营养标准进行日粮配合,适当提高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用量,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等。
2.治疗:在成年或老龄鸡有时遇到个别鸡一侧肾损伤,导致尿酸盐排泄受阻而发生的痛风,不需要处理。但除此之外,要对大群患禽采取措施,一是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二是提高维生素a和多维素的添加,三是调节饲料钙、磷比例,四是给予充足饮水,同时大群可用肾解毒类或利尿类药物饮水,可提高肾对尿酸盐的排泄能力。
看完请您分享到朋友圈,把好文章推荐给朋友,希望您在文末点个“在看”,让更多人一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