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gout)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的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男性朋友,女性一般在绝经后有可能个别人会发生痛风。
[痛风的表现症状]
1、关节出现异常
痛风早期关节出现异常反应是最典型的症状之一,但疼痛、肿痛感并不是很明显,患者偶尔出现关节红肿、疼痛、酸胀感、发作时间短,一般十几分钟就会消失;有时候也会伴有炎症发热。
2、尿酸持续偏高
痛风的形成一般都是体内尿酸持续偏高的后果,如果尿酸值一直偏高不下,就要高度警惕痛风随时随地发作。
3、尿路出现感染
当体内尿酸升高,就会对尿路出现影响,如出现尿少、尿黄、尿痛等现象,如果出现尿路结石,就会出现血尿的情况。
4、下肢关节突发疼痛
痛风青睐于下肢关节,其中脚趾关节是重点。如果在睡觉、起床、酒后突然出现钝痛、沉痛感,或发烫感,就很有可能是痛风早期信号;部分患者会随着疼痛的迁移散发,慢慢的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也会出现疼痛。所以千万不应忽视脚趾疼痛感的出现。
5、痛风急性发作期
痛风症状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症状消失后关节会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是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期。发病时间多在凌晨或夜间,患处出现红、肿、热、痛,严重的会出现皮肤发紫发亮。70%的患者多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足背,脚踝,脚跟,手指和肘关节,发作时间数日,最长一周便可自行缓解。
6、间歇期
痛风发作缓解到下次痛风发作之间的阶段,是由于急性发作的反复出现造成的,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损伤,使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形成。可形成皮下痛风石、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在这个时期受累关节周围皮肤出现脱屑和瘙痒少数,少数病人发病部位的皮肤颜色变深。
7、慢性期
痛风反复发作,关节变形,出现大量痛风石,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影响患者运动。有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显现,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破溃会出现白色尿盐结晶。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专业联合用药]
一般治疗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一般药物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较少,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秋水仙碱
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
3、糖皮质激素
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间歇期和慢性期
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使用降尿酸药指征包括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或受累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并发尿酸性肾石病等。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mg/dl,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晶体。
1、抑制尿酸生成药
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
2、促尿酸排泄药
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肾功能正常,尿酸排泄减少型。对于24小时尿尿酸排泄>3.57mmol或已有尿酸性结石者、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药期间,特别是开始用药数周内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①丙磺舒;②苯磺唑酮;③苯溴马隆。
3、新型降尿酸药
国外一些新型降尿酸药物已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后期的临床观察。
4、碱性药物
尿中的尿酸存在游离尿酸和尿酸盐2种形式,作为弱有机酸,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健康人,故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应碱化尿液,特别是在开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尿pH值,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时保持尿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
西药用药分析
急性期
秋水仙碱、吲哚美辛、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
间歇期和慢性期
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
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片
新型降尿药:奥昔嘌醇、非布索坦、尿酸酶。
碱性药物(用于碱化尿液):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钠合剂。
用药举例
苯溴马隆片
适应症: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节肿等。
推荐注意:中至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及患有肾结石的患者,孕妇、有可能怀孕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卖点:为促尿酸排泄药,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依托考昔片
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推荐注意:充血性心衰、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和/或脑血管病(包括近期进行过冠状动脉搭桥术或血管成形术的患者)禁用。
卖点: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非布司他片
适应症:痛风,痛风性关节炎,老年人痛风,高尿酸血症,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遗传性高尿酸血症。
推荐注意:正在服用硫唑嘌呤、巯嘌呤或胆茶碱的患者禁用本品。
卖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减少血清尿酸达到疗效。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中药用药分析
痛风舒片
适用人群: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患者。
推荐注意: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并提醒患者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食品。
卖点:处方简洁,配伍合理。
痛风定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痹痛,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痛风见上述症候者。
适用人群:湿热瘀阻性痛风患者。
推荐注意:孕妇慎用,服药后不宜立即饮茶。
卖点:药性持久稳定,适合一般痛风的治疗。
二十五味驴血丸(藏药)
适应症: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痹病引起的四肢关节肿大、变形、黄水聚积等。
推荐注意:运动员慎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卖点:经典藏药,治痛风有一定疗效。
二妙丸
适应症: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适用人群:湿热下注的痛风患者。
推荐注意: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卖点:纯中药制剂,传统方剂,安全可靠。特别适合有白带的湿热下注女性痛风患者。
联合用药方案
用于急性发作
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卖点:两者作用环节不同,联用能够互相补充,增强疗效。
注意事项: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宜饭后服用;秋水仙碱毒性较大,慎用。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因其可诱发消化道出血。
用于间歇期及慢性期
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
卖点:适用于肾功能减退及每日尿酸排出量高于毫克者。
注意事项:在服用别嘌呤片及碳酸氢钠片的同时,不能同时服用土霉素!可于餐前1小时服用土霉素,餐后1~2小时服用别嘌醇片及碳酸氢钠片。
用于病情较重
保泰松+泼尼松
推荐注意:有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严重感染及出血倾向者不宜用激素。
卖点:主要用于病情严重而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的患者。
痛风定胶囊+依托考昔片(急性发作)
推荐注意:先服用西药依托考昔片,可与食物同服或单独服用。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控制住后再服用中药痛风定胶囊,持续稳住病情,防治痛风的复发。
卖点: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疗效好。
内服加外用(慢性期)
非布司他片+青鹏软膏
卖点:非布司他片安全降酸,藏药青鹏软膏可止痛消肿,两者搭配使用,对痛风慢性期,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
1、注意体重
防止体重超重,适当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2、控制饮食
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在1克/(千克?天),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控制在0.6~0.8克/(千克?天)。禁忌食物:酒类、瘦肉、动物内脏、海鲜、各种肉汤、豆浆等。
3、饮食清淡
少食果糖,多饮水,低嘌呤、低热量、低蛋白、低脂肪饮食,限制饮酒,每日饮水量ml以上。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促进体内尿酸盐溶解。选择碱性的蔬菜瓜果食用(如:菠菜、黄瓜、番茄、胡罗卜、香蕉、橘子、葡萄等),中和血清尿酸浓度,促进尿酸溶解排除体外。
4、戒烟戒酒
生活要有规律,严格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
5、禁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如氯噻嗪类利尿剂、速尿、烟酸、乙胺丁醇、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等。
6、卧床休息
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至少应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
7、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
8、乐观心态
痛风患者应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担忧和心情紧张。
9、适宜锻炼
痛风患者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晨练、慢跑、游泳、太极等,可提高关节活动,避免尿酸结晶过于沉积;同时控制好自身体重,增强体质和抵抗能力。切忌,不可做剧烈运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2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