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作为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一般是体内尿酸过多,尿酸结晶在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而导致痛风。

主要病因:高尿酸血症临床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患者尿酸发生排泄障碍,或者生成尿酸过多,使体内尿酸增高,可导致痛风。

痛风,您真的了解它为何发病吗?敲重点啦: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但高尿酸血症未必都发生痛风。各位痛风病友顺读这句话应该不难理解此句话的含义。再来一句重点:血尿酸值迅速地上下波动容易诱发痛风。故,在临床上,医生强调了又强调:平稳降尿酸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围绕主题,只给患友介绍痛起来像魔鬼一样令人闻风丧胆的痛风——发病诱因。

饮酒

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啤酒中嘌呤成分含量比较高,诱发痛风的风险最高。

酒精在身体内不仅会给各个器官带来刺激,还会造成乳酸和酮体的堆积,影响到尿酸的代谢过程。

长此以往,想不患上痛风都难,因此,对高尿酸患者来说,远离酒精,是防止痛风出现的有效手段。而身体健康的人,同样要戒掉酗酒的习惯,防止被痛风找上门。

避开方法:一般来说,如果患上痛风就要严格限制酒精,最好戒酒;在痛风急性期、痛风石期和痛风肾期,都应该避免酒精摄入;在喝酒的同时,要避开动物内脏、烧烤、海鲜、火锅;如果非要饮酒,酒后请多喝水,稀释酒精浓度;酒后注意休息和保护关节,避免关节受伤和受凉。

暴食

一次性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食物,比如肝、肾等动物内脏,海鲜、牛羊肉等肉食,可使血尿酸快速升高。此外,食物的加工方式也影响嘌呤的摄入量,肉汤中嘌呤含量远远大于肉食本身的嘌呤含量,所以,羊杂汤、涮锅汤等汤类是高危食品,痛风患者尽量少食汤类食品。在我国广东和山东是排行第一第二的“痛风大省”,其地理位置面临大海,海鲜的摄入量本来就远高于内陆居民;其次,广东人喜欢煲汤,山东人则饮酒豪放。

避开方法:均衡饮食,控制嘌呤总的摄入量,高尿酸血症时期保证每日摄入嘌呤含量在mg以下,出现痛风后每日饮食嘌呤含量控制在mg以下;避开动物内脏、甲壳类海鲜、浓肉汤等超高嘌呤食物。

关节损伤和劳累

剧烈运动、走路过多等导致下肢关节慢性损伤,关节液中白细胞增多,尿酸刺激白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发作,诱发痛风。

避开方法:出现关节损伤后,不要随意走动和活动,不要按摩,让关节保持放松的状态,可以将损伤的关节固定在高于心脏的位置,保持仰卧的姿势,让关节的肿胀得到缓解。

疲劳及作息紊乱导致机体能量大量消耗,代谢废物堆积,干扰了尿酸的排泄,诱发痛风。

避开方法:学会时间管理,让自己的工作内容得到合理分配;学会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让自己睡眠保证8小时左右;学会忙里偷闲,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不懂得放松;无论工作再忙,也要记得多喝水,保证每日排泄尿液在0ml以上。

受凉

关节着凉,比如冬天未保暖夏天吹空调等,关节局部温度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容易在关节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而诱发痛风。醉酒后着凉是痛风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避开方法:日常睡觉盖好被子,尤其是手足部位注意保护好,不要直面寒冷,要懂得避开;冬天手足要做好预防措施,包括手套、厚袜子和护膝要准备好;晚上睡前喝一杯水,虽然避免不了起夜,但可以保证尿液不至于浓缩。

药物因素

1、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烟酸、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诱发痛风。

2、降尿酸药之前说到:血尿酸值迅速地上下波动容易诱发痛风。而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使血尿酸浓度快速降低,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出针状尿酸盐结晶也诱发痛风发作。这就是为什么临床上患者服用完降尿酸药加重痛风的原因了。

避开方法:当采用降尿酸药物治疗时,一般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到正常水平,保持血尿酸稳步下降;同时采用消炎镇痛的药物小剂量给予预防用药,避免“溶晶痛”出现;另外就是坚持服药,规律服药,不要自行加药或停药,当尿酸长期稳定达标后,采用逐步减停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3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