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ediendo周讯
本共识参照系统医学模式,邀请风湿免疫、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血管、神经、泌尿和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而成,是我国高尿酸血症(HUA)相关疾病的首个多学科专家共识,旨在推动多学科协作,指导和规范HUA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
HUA和痛风诊断1HUA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μmol/L即可诊断HUA。血液系统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先天性代谢异常、中毒、药物等因素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年龄<25岁、具有痛风家族史的HUA患者需排查遗传性嘌呤代谢异常疾病。
2痛风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
HUA患者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膝等单关节红、肿、热、痛,即应考虑痛风可能,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逐渐累及上肢关节,伴有痛风石形成。根据病程,痛风可分为4期:(1)无症状HUA期;(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痛风诊断要点如下:
1痛风性关节炎中青年男性多见,常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或踝、膝等关节。起病急骤,24h内发展至高峰。初次发病常累及单个关节,持续数天至数周可完全自然缓解,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两次关节炎发作间歇期缩短。
2痛风石未经治疗的患者首发症状20年后约70%可出现痛风石,常出现于第一跖趾、耳郭、前臂伸面、指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痛风石可小如芝麻,大如鸡蛋或更大,受挤压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豆腐渣样排出物。
3关节液检查急性期关节滑囊液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晶体,具有确诊价值。
4关节B超检查关节腔内可见典型的"暴雪征"和"双轨征",具有诊断价值。关节内点状强回声及强回声团伴声影是痛风石常见表现。
5双能(源)CT特异性区分组织与关节周围尿酸盐结晶,具有诊断价值。
6X线早期急性关节炎可见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后可出现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痛风石沉积者可见骨质呈凿孔样缺损,边缘锐利,缺损呈半圆形或连续弧形,骨质边缘可有骨质增生反应。
3并发症痛风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但长期HUA可引起和/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损伤,并发肾脏病变(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肾石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等。
HUA防治HUA及痛风一经确诊,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HUA患者需要综合和长期的全程管理,按照血尿酸水平及合并的临床症状/体征,决定药物起始治疗时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目标,进行分层管理。
1患者管理及非药物治疗患者管理及非药物治疗对HUA防治非常重要。对于HUA及痛风患者,需要普及常识,告知药物治疗需要长时间维持。另外,HUA患者应避免高糖、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等食物,但一些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莴笋、菠菜、蘑菇、菜花)以及豆制品与HUA及痛风发作并无明显相关性;禁饮黄酒、白酒及啤酒,但红酒是否增加血尿酸水平尚有争议;多饮水;每周至少进行min(30min/d×5d/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药物治疗HUA经非药物干预疗效不佳时即可采用药物治疗,但方案制定时强调个体化、分层、达标、长程管理,逐步调整剂量,避免在短期内血尿酸水平波动过大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1降尿酸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需根据病因、合并症及肝、肾功能选择药物。药物治疗原则见表2。
2碱化尿液治疗对于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的HUA患者,推荐将尿pH值维持在6.2~6.9。可采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以及枸橼酸盐。枸橼酸盐不仅可以碱化尿液,还可抑制内源性结石形成,具有溶石以及抑制新结石形成的作用,但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衰竭、严重酸碱平衡失调及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3痛风急性期用药建议将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上述药物有禁忌或疗效不佳时再考虑糖皮质激素。
4降尿酸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建议首选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进行预防,秋水仙碱无效时采用NSAIDs,秋水仙碱和NSAIDs疗效不佳或存在使用禁忌时改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治疗维持3~6个月。
5痛风石治疗如需治疗痛风石,建议将血尿酸降至μmoL/L以下并维持6个月以上,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仍须接受规范化综合治疗。
3中医中药共识指出,一些中药对于急性痛风发作、降尿酸以及尿酸性肾病等也有帮助,口服中药、中药外敷、熏洗、灌肠以及针灸等均可尝试。
4多学科联合诊疗强调多学科联合诊疗是此共识最大的特点。针对HUA的常见合并症,共识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及建议。
1HUA与肾脏疾病HUA与肾脏疾病互为因果关系。既可因尿酸盐沉积直接导致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症,又可因肾脏疾病影响尿酸的排泄,发生继发性HUA,进而进一步加重肾脏疾病。
①慢性尿酸盐肾病:
HUA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石症患者血尿酸超过μmoL/L即开始降尿酸治疗,治疗目标值<μmoL/L。如出现合并严重痛风(如痛风石、慢性关节炎、痛风频繁发作),应控制血尿酸水平治疗目标值<μmoL/L,但不建议降至μmoL/L以下。
②急性尿酸性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多见于肿瘤溶解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同时合并血尿酸显著升高(>μmoL/L)应考虑急性尿酸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属于内科急症,一经确诊需立即处理,治疗措施包括:严格低嘌呤饮食;水化治疗:在无禁忌情况下,每日液体摄入量应达到0ml,保持尿量达到80~ml·m-2·h-1;降尿酸药物:如治疗前血尿酸μmoL/L、肾功能无严重受损且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风险仅为中低度的患者可采用别嘌呤醇,如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已经升高的患者建议选用尿酸酶治疗;非布司他仅在不宜或不能使用尿酸酶、别嘌呤醇的患者中谨慎使用;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③尿酸性肾石症:
肾石种类较多,有时难以鉴别,X线以及CT能协助鉴别。共识对不同肾石的影像特征做了简单说明,并建议对已排出的结石进行成分分析以明确诊断。尿酸性肾石症治疗可采用排石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和/或手术治疗。
④慢性肾脏病合并HUA:
具体用药和前面的肾病类型相似,关键还是要根据肾脏受损的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和调整。
2HUA与代谢综合征HUA与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紊乱密切相关。对于肥胖患者,控制其腹围是非药物治疗的有效办法。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氯沙坦钾及氨氯地平都具有促尿酸排泄作用,可作为优先考虑。氨氯地平推荐用于合并缺血性卒中的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患者血尿酸>μmoL/L应立即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合并HUA患者,优先考虑阿托伐他汀,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HUA的患者,优先考虑非诺贝特。
3HUA与心血管疾病对于HUA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若血尿酸>μmoL/L,应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HUA合并冠心病二级预防时优先使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与剂量相关,中等剂量阿司匹林(<l~2g/d)及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均可引起尿酸水平升高,但大剂量阿司匹林(>3g/d)反而能促进尿酸排泄。考虑到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患者的心、脑血管获益,因此对合并HUA的患者不建议停用。HUA是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HU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CT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应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8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