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痛风发作起来什么感受,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痛风发作前一直潜伏在体内,无声无息,然后在某个时间不打招呼突然发作,在发作后的24小时最难熬.
那感觉,不是简单的“红、肿、热、痛”四个字就能概括的,关节处像被咬、被刀割、被针扎,无法睡觉、甚至无法走路…
痛风发作之后,虽然会用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和干预,但那种发作时剧烈的疼痛可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不要以为吃了止痛的药物就会万事大吉了,只要稍不注意,痛风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反反复复,让人提心吊胆,苦不堪言啊。如何让痛风不发不再尝受难以忍受的疼痛呢?那就是要控制好尿酸。
控制尿酸水平的达标,除了饮食控制以外,还需要遵循医嘱服用降尿酸的药物。
降尿酸药主要有两大类:抑制尿酸合成的、促进尿酸排泄的。
目前首先推荐抑制尿酸合成类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年EULAR痛风管理建议指出,肾功能正常的痛风患者,一线降尿酸药物推荐为别嘌呤醇,如果通过使用别嘌呤醇无法达到血清尿酸目标值,应该更换为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等),或者联合使用。而非布司他比别嘌呤醇降尿酸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耐受性更好。
另外,选用别嘌呤醇时,最好要做基因检测,HLA-B*阳性者禁用,会导致导致剥脱性皮炎。
1.对于严重(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经常发作)的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应低于μmol/L,有助于加速晶体溶解。但不应低于μmol/L。
痛风石短期存在时是可以溶解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让血尿酸持续达标(<μmol/l),痛风石就有望消散。
长期保持尿酸值达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下图是痛风石患者尿酸达标后25周痛风石完全溶解的病例。
2.无上述情况者,血尿酸目标值一般应持续低于μmol/L。但不应低于μmol/L。
在服药控制尿酸初期,要注意由于尿酸在血液中浓度的下降,可能会使原来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分解成更小的结晶,也就是有一个“溶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为细小的尿酸盐结晶更容易引起免疫细胞的反应,引起在降尿酸过程中发作的“小痛风”,这种情况下,可能还要服用小剂量的止痛药物来预防和缓解这种疼痛。
那么降尿酸的药,要不要一直长期服用呢?这是每个痛风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到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呢?是否需要长期服用降尿酸,主要是看病程跟停药后尿酸是否又高起来。
如果痛风不发作,并且血尿酸能长期稳定在目标值(或μmol/L)以下,那么可以在医生的监督下考虑停药。至于长期是多久,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需要听取主治医师的意见。
而且停服药物并不代表尿酸值不会进一步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生活控制,做到多喝水、限制饮酒,低嘌呤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并同时定期的检查尿酸情况,如果尿酸值进一步升高甚至超标,还应该根据情况,继续服用药物来进一步的控制尿酸。
但如果仅是疼痛不发作,血尿酸还未达标,那么就不能停药,需要继续服用降尿酸药,控制血尿酸低于μmol/L,有痛风石则为μmol/L。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否服用药物,降尿酸的生活方面的控制一定是不能松懈的,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喝水,只有生活方式控制好了,才能给以后停药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不是,严格自律,把控好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痛风也就不会如影相随啦。
精彩推荐
痛风上午三宜
听说痛风上午有三忌?
痛风——中午三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9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