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作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丁关庆

在健康体检血液检测的报告中,经常发现血尿酸增高,这是一种什么疾病,该如何处理?

一、什么叫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在嘌呤代谢中,其最终代谢产物为尿酸。正常人血尿酸水平男性为μmol/L﹙7mg/dl﹚,女性为μmol/L﹙6mg/dl﹚。如血尿酸长时间保持超过这个水平,则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在某些诱因的影响下发生组织或关节的急性炎症,则称为痛风。

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都发生痛风,只有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表现为痛风发作。高尿酸血症保持终身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近20多年来,痛风发病率直线上升,现在已是一个常见的疾病。

二、高尿酸血症对人体的影响

尿酸主要是由体内自身产生的,大量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饮酒、感染、肥胖、剧烈运动、疲劳、受凉、受湿、紧张、创伤、外科手术等,这些因素均会使尿酸增高,痛风大大增加。

高尿酸血症的直接后果是尿酸盐针状晶体在组织中析出,发生以下疾病。

1.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沉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长时间痛风引起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导致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软骨下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关节强直和关节畸形。

2.痛风石:未经治疗的患者首次痛风发作后20年,70%有痛风石。

3.肾脏病变:痛风患者约1/3有肾损害,一般发生三种病变。①痛风性肾病。是常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②急性梗阻性肾病。尿酸结晶在肾盂及输尿管内沉积,使尿流受阻,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③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患者肾结石发生率为35%~40%。

另外,高尿酸血症也是导致冠心病和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特点及转归

1.发病特点:①急剧起病;②半夜起病者居多;③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疼,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渗液;④半数以上患者首发于脚趾关节,踝、膝、指、腕、肘关节也为好发部位;⑤初次发病常仅影响单个关节,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增多;⑥可伴有头疼、发热、血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⑦春秋季节多发。

四、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一个中年以上男性,突然发生脚趾、踝、膝等单个关节红肿热疼,伴或不伴血尿酸增高,即应考虑痛风可能。如对秋水仙碱有特效,则可诊断为痛风。

2.治疗目的:大多数痛风患者无病因治疗,不能根治。治疗痛风要达到的目的是:①尽快控制急性关节炎发作;②防止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盐沉积于肾、关节等处引起并发症;④防止尿酸性肾结石形成。

3.急性期药物治疗:秋水仙碱对缓解急性发作有特效。根据患者的共患病和不良反应风险,目前主张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一日三次。使用秋水仙碱越早越好。痛风发作后在最初几小时内即用秋水仙碱有效率达90%。12~24小时内使用有效率75%左右,超过24小时效果就无法预测了。

⑴秋水仙碱:①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且不良反应严重,包括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肌无力等,故使用时须谨慎。②慎用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有潜在损害者。③必须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④不宜作为长期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药物。

⑵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和缓解痛风局部疼痛,是目前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布洛芬0.2~0.4g,一日三次;芬必得为布洛芬的缓释剂。舒林酸0.2g,一日二次。美洛昔康7.5mg~15mg,分一次或二次服用。其不良反应是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甚至胃出血、胃穿孔。

⑶糖皮质激素:对病情较重或因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或肾功能不全,或因救急时短期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合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激素反跳。

4.慢性期及间歇期的治疗:

⑴一般处理:①应采用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骨髓、海味、贝蟹等;鱼虾类、肉类、豌豆、菠菜等也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则少含嘌呤。②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总热量应比平时摄入量要低,蛋白质供给0.8~1克/公斤体重,少饮含糖饮料。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④禁用强烈调味品及加强神经兴奋性的食品,如酒、浓茶、咖啡、辣味品等。⑤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利尿药、小剂量阿司匹林等。⑥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凉、受湿和创伤等诱发因素。

⑵降尿酸药物:应用降尿酸药物的指征,包括经饮食控制血尿酸依然在~μmol/L(7~8mg/dl)以上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危人群者;每年急性发作在2次以上者;有痛风石或尿酸盐沉积的X线证据者;有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者;血尿酸水平在μmol/L(9mg/dl)以上者。急性痛风发作时不宜使用降尿酸药,应在急性痛风炎症完全消退至少1~2周后才开始使用。痛风治疗目标是血尿酸水平

5.降尿酸的两种方法:

⑴抑制尿酸生成药:①别嘌呤醇50mg~mg,一日一次,1~2周后增加50mg。每日最大量不超过mg。开始用量和增加用量应根据尿酸水平和共患病程度。尿酸越高,有共患病,始用量越小,增量越慢,以防止诱发痛风发作。②非布索坦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降尿酸作用比别嘌呤醇更有效、持久,安全性亦高。用于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常用量40mg或80mg,一日一次。

⑵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25mg,每日一次,餐后服用,剂量渐增至mg,每日一次,连用3~6个月。

6.服用排尿酸药物时应注意:

①应保持每日有ml以上的饮水。②使用碳酸氢钠3~6克/日,以防止尿酸盐结晶形成。③服用过程中如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可加用非甾体抗炎药。至于患者该选用何种药物,须根据肾功能及24小时尿酸排出量决定。每日排出尿酸低于mg者,选用促尿酸排泄药。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以选择别嘌呤醇为首先,由于尿酸生成和排出量较多,应用排尿酸药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

(以上文章版权属《健康指南》杂志社,如若转载,请标示作者及来源)

-----------?----------------------------------------

返回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0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