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痛风,我们在之前已经谈过不少关于低嘌呤饮食、健康生活方式的话题,但患者同样关心的是,痛风能治吗?应该怎么治?尿酸高就得吃药吗?

答案很明确,痛风能治!而且必须治!

痛风是因血尿酸含量过高,沉积在关节、组织间而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它还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所以,生活方式和用药情况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彻头彻尾地盘一盘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痛风的10种药物。

图片来源:RF

01

哪些患者需要治疗?

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都需要药物治疗。根据《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年)》的建议,改善生活方式仍是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核心。

那么,到底到了什么阶段才需要用药呢?

指南说了,对于符合以下情况的痛风患者,要开始使用药物降尿酸治疗:

1.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年。

2.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1项:

有痛风石泌尿系结石慢性肾脏病(CKD)3期以上

启动时间:在痛风发作期间开始降尿酸治疗,效果优于发作控制后。

治疗目标:持续药物治疗直至血尿酸值μmol/L(6.0mg/dl)。

02

这10种痛风治疗药物,你知道几个?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合成药、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止痛药三类,下面我们就逐一了解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和用药原则。

抑制尿酸合成药

1

别嘌醇

药物作用:

抑制尿酸合成,是痛风患者的一线用药。

用药方法:

成人用药的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天1~2次。医生会在每2~4周监测痛风患者的血和尿的尿酸水平,来确定是否增量。

此外,对于痛风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别嘌醇的使用量:

慢性肾病1~2期患者用量不得大于mg/d。

慢性肾病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mg/d,用量不得超过mg/d。

慢性肾病5期患者慎用。

注意,别嘌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因此对本品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用药原则:

要坚持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以维持血尿酸在目标水平以下。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一旦出现皮疹建议立即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

别嘌醇还会与一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不仅影响药效,还会加重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可增强抗凝药或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应注意调整剂量。

与氨苄西林同用,皮疹的发生率增多。

与环磷酰胺同用,骨髓的抑制更明显。

与尿酸化药同用,可增加肾结石形成的可能。

不宜与铁剂同服。

2

非布司他

药物作用:

抑制尿酸合成,为痛风患者的长期降尿酸治疗用药。

用药方法:

这是一种口服药物,成人的初始剂量为20mg/d,2~4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用量。

与别嘌醇相比,它的作用更加温和,疗效更加显著,皮肤过敏概率更小,即使是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需要调整剂量。

医生处方非布司他,这5点要注意:

非布司他缺乏治疗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推荐应用。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慎用。

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哺乳期妇女谨用。

妊娠期妇女在经医生评估后,确认获益大于胎儿风险时才能使用。

用药原则:

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定期监测肝功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03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