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年,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组织国内内分泌、肾脏、心脑血管以及风湿免疫等临床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希望为临床上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的有效控制和规范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意见。

                      共识要点

  ◆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HUA)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势。

  ◆HUA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HUA治疗前建议进行分型诊断,以利于治疗药物的选择。

  ◆生活方式指导、引起HUA的因素是预防HUA的核心策略。

  ◆痛风作为与HUA直接因果相关的疾病,应严格控制血尿μmol/L以下,最好达μmol/L,并长期维持。

  ◆对于无症状的HUA,也应予以积极地分层治疗。

                    

  “共识”从以下几个部分对高尿酸血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1.HUA流行病学及危害;2.HUA的诊断与分型标准;3.HUA的预防;4.HUA患者血尿酸的控制目标及治疗起点;5.HUA的治疗。

HUA的流行病学及其危害

  HUA的流行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且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同期国内其他地区患病率高,可能与该地区人们摄人较多含嘌呤高的海产品、动物内脏、肉类食品以及大量饮用啤酒等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HUA的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在HUA高流行的同时,大量的研究证据凸显了HUA的危害。HUA与MS、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痛风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SUA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病因。痛风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可并发肾脏病变,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痛风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但是大多数HUA并不发展为痛风,只有尿酸盐结晶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少部分急性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围,因此,HUA不能等同于痛风。仅依据血尿酸水平既不能确定诊断、也不能排除诊断。溶解尿酸盐结晶必须降低血尿酸水平。

HUA的诊断标准和分型

  国际上将HUA的诊断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SUA>μmol/L,女性SUA>μmol/L。

  分型诊断:HUA患者低嘌呤饮食5d后,留取24h尿检测尿尿酸水平。根据血尿酸水平和尿尿酸排泄情况分为以下三型:(1)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0.48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2)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3)混合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Ccr)校正,根据CuafCcr比值对HUA分型如下: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为混合型。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90%的原发性HUA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

HUA的筛查和预防

  HUA的高危人群包括: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静坐的生活方式等。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筛查,通过检测血尿酸,及早发现HUA。

  预防HUA应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如饮食上注意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可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一些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可伴发HUA,应注意对这些患者进行血尿酸检测;在权衡利弊后去除一些可造成尿酸升高的药物。

  HUA患者血尿酸的控制目标及治疗起点:“共识”建议,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患者,男性SUA>μmol/L,女性>μmol/L时,应同时进行生活指导及药物降尿酸治疗,使SUA长期控制在<μ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则需将SUA长期控制在μmol/L以下,以防止反复发作。

HUA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指导: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健康饮食、限制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等。

  2.适当碱化尿液:当尿pH6,0以下时,需碱化尿液。尿pH6.2~6.9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但尿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pH。常用药物有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钠。

  (二)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肥胖、MS、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CHD或卒中、慢性肾病等。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氯沙坦、氨氯地平在降糖、调脂、降压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尿酸作用,建议可按患者病情适当选用。

  (三)痛风的治疗路径(图1)

  (四)HUA治疗路径(图2)

  (五)降尿酸药物的选择

  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一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2.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尿酸酶。

  3.联合治疗:如果单药治疗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则可以考虑联合治疗。即XOI与促尿酸排泄的药物联合,同时其他排尿酸药物也可以作为合理补充(在适应证下应用),如氯沙坦、非诺贝特等。

  4.降尿酸药应持续使用:研究证实持续降尿酸治疗比间断服用者更能有效控制痛风发作。共识建议在血尿酸达标后应持续使用,定期监测。

  5.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痛风及HUA日益受到   鉴于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呈现高流行、年轻化趋势,这次会议达成的共识,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对中国HUA和痛风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医院风湿免疫科

官方网站:







































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江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