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特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可并发肾脏病变,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有高血脂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痛风治疗的目的是迅速有效的缓解和消除急性发作症状、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降低血尿酸,消除病因。痛风不单是一种病,更可能是一串病。

虽然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越来越成为普通病了,但是社会的重视程度、患者的疾病常识并没有随之提高,很多患者仍然在担心降尿酸药物的副作用,到处寻找治疗痛风的偏方,甚至“误入歧途”,花了冤枉钱最后还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痛风这种常见病到底应该如何治疗?国际上的治疗指南如何?尿酸目标值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痛风又该如何减少发作呢?年10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ACR)正式发布了年ACR痛风治疗指南。指南明确高尿酸血症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

一、首先在痛风的非药物疗法降尿酸治疗作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患者教育、饮食及生活方式。特别是将痛风患者的饮食分为三类:避免食用:动物内脏、高果糖饮料、高热卡饮料、任何患者避免过量饮酒,痛风急性发作期或控制不佳的患者禁止饮酒;限制食用:牛肉、羊肉、猪肉、含高嘌呤海鲜(沙丁鱼、贝壳类动物)、甜果汁、甜点、甜饮料、酒类、尤其啤酒;鼓励食用:低脂或无脂乳制品、蔬菜。

二、ACR指南强调分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根据疼痛的程度及受累关节数确定严重程度,再决定选用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根据关节疼痛的程度和受累关节的数量决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选择。轻或中度疼痛,累及1个或少数几个小关节、1或2个大关节,建议单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全身糖皮质激素、口服秋水仙碱;严重疼痛,≥4个关节累及,1~2个大关节受累,建议联合治疗。针对3类药物,指南没有优先推荐,建议医师根据患者的偏好、以前治疗的反应、合并症综合考虑药物的选择。NSAIDs治疗强调足量,足疗程(直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完全缓解),伴有合并症、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减少剂量。如果患者在痛风发作时没有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性治疗,或虽然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性治疗,但14天内没有使用负荷量的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选择秋水仙碱治疗。负荷量为1.2mg(每片0.6mg)或1.0mg(每片0.5mg),1h后服用0.6mg(或0.5mg)。12h后按照0.6mg,每天l~2次服用,或0.5mg,每天3次维持至痛风完全缓解。如果患者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性治疗,且14内使用过负荷量秋水仙碱,本次发作不再选用秋水仙碱,而选择NSAIDs或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的使用在起病36h之内,在使用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特殊情况使用建议参考药物说明书。关于全身和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指南建议首先评估受累关节数量,口服强的松剂量为0.5mg·kg·d,疗程为5~10d,直接停药,或0.5mg·kg·d,2~5d,然后逐渐减量,7~10d停药;也可以选择甲基强的松龙。如果是1~2个大关节受累,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剂量根据受累关节大小决定,同时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或NSAIDs或秋水仙碱。严重的急性痛风发作患者,指南建议联合治疗,联合方案包括NSAIDs+秋水仙碱、口服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关节内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或NSAIDs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三、开始降尿酸时间,ACR指南建议在开始有效的抗炎治疗后就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降尿酸药物的选择:在降尿酸治疗的药物选择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别嘌醇和非布索坦(非布司他)同时被推荐为一线药物,但指出对慢性肾脏疾病(CKD)4期及以上的患者,目前非布索坦缺乏安全性数据。指南建议为了减少开始降尿酸治疗后痛风复发,以及减少别嘌醇严重超敏反应综合征(AHS)的发生,初始剂量必须不超过mg/d。ACR指南建议在高危人群(包括汉族人群)中,开始别嘌醇治疗前检测HLA-B*基因,避免AHS。指南建议急性痛风发作期,在有效的抗炎治疗开始后就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这有别于以前的指南建议的急性关节炎症状缓解后2周开始降尿酸治疗。开始降尿酸治疗后,急性痛风发作频率增高,首选的预防复发的药物是秋水仙碱,剂量为每次0.5或0.6mg,每天1~2次,如有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或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进一步降低。

四、疗程:指南建议,(1)至少6个月;(2)体检没有痛风石的患者,在达到尿酸目标值后3个月;(3)以前有痛风石的患者,体检痛风石消失,并达到尿酸目标值后6个月。血尿酸的目标值:对所有的患者,血尿酸的目标值要求至少<6mg/dl(约μmol/L),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症状长期不缓解或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要求降的更低,通常在<5mg/dl。

五、预防和管理:痛风治疗率虽然高,但如果不能规范治疗,不能解决尿酸盐结晶持续堆积,导致患者达标率差。痛风久治不愈的原因主要有:一、不重视治疗,仅在早期和发作期治疗,不长期坚持降尿酸,害怕药物副作用,或存在长期滥用止痛药和激素。难治性痛风,非药物疗法要贯穿始终。其重要性甚至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严格控制高嘌呤饮食,无论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降尿酸药,越早达标,持续达标,则预后越好。二、是医生在认知上,存在着开降尿酸药物过多或担心药物毒副作用不开降尿酸药物、导致血尿酸过高,从而存在伤害脏器两难境。三是患者和医忽视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性,认为非药物疗法仅仅是保健作用。

众所周知,保持理想体重;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要达-毫升,饮水的最佳时间是在早餐、中餐以及晚餐后45分钟);摄入足量蔬菜(-克/天)、低糖低热量水果(-克/天);合理食用优质脂肪,蛋白类食物(按照痛风饮食的标准,脂肪类食物痛风患者每公斤体重进食0.5克左右,蛋白质类食物按照每公斤体重进食0.8克左右)是预防痛风的日常。再比如牛蒡茶、熟普洱茶促尿酸排泄疗效确切;大红萝卜富含钾,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这对痛风患者血尿酸值的调节十分有利。所以,规范痛风治疗,必须饮食、治疗、管理三方齐抓,方能使痛风不再疯狂,持续达标,才有可能真正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添加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