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尿路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等。
痛风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痛风
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约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除1%左右的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
继发性痛风
由其他疾病所致,如肾脏病、血液病,或服用某些药物、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发。
痛风的自然病程分四段: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和慢性关节炎期。
痛风发作时的典型表现如下:
常于深夜被关节痛惊醒,疼痛越来越剧烈,在6~1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疼痛的关节可以出现红肿灼热、皮肤紧绷、触摸时疼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
疼痛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恢复正常。
首次发作多发生在单个关节,50%以上发生在脚趾,足背、足跟、踝、膝等关节也可发生。
高尿酸是痛风前兆痛风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95%的痛风患者都是男性,其中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最高发。
从临床统计来看,1/3以上痛风患者都在生活中应酬偏多。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多10倍以上,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
嘌呤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碱基,而尿酸是由嘌呤分解代谢最终生成的。一般来说,在检查血尿酸水平时,如果发现男性超过微摩尔/升、女性超过微摩尔/升,则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这些人群大约5%~12%会发生痛风。
体内尿酸积聚主要有4种途径:
外源性吸收增多: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增多;
内源性生成增多:嘌呤代谢过程中酶缺陷,核酸分解加速和嘌呤氧化产生尿酸增多;
排泄减少:由肾脏经尿排出减少;
体内代谢减少:即尿酸内源性破坏减少。
因此,痛风的防治一方面要减少嘌呤的摄入,另一方面要增加尿酸的排泄。
尿酸出问题,不全是“吃”的错看到尿酸高有这么多危害,估计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要管住嘴。其实,下面这些因素,每一个都应该注意。
炎热现在已经入伏,天气炎热时,人体大量出汗,如果水分补充不足或不及时,血液会“浓缩”,其中的尿酸容易沉积并析出,易发生痛风。痛风易在夜间发作,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由于睡眠时体内水分减少,尿酸浓度增高所致。
寒冷不止夏天,寒冷的冬季,一些痛风患者也容易出现急性发作。这是因为寒冷时血管容易收缩,如果不注意保暖,人的体表温度低,尤其在四肢末端关节,尿酸盐结晶很容易沉积。加上冬季大家喜欢吃火锅、喝酒,发生痛风的风险随之升高。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这两种情况也可能使人体大量出汗,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尿酸高的人,这些因素尽量避免。
药物服用氢氯噻嗪(利尿药)、水杨酸类、吡嗪酰胺等药物,可造成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痛风。如果需要长期服这些药,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痛风人群要注意10点总的饮食原则是“一限三低”,即限制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具体从生活方式上,应遵循下述原则:
1.限制饮酒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动物内脏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5.大量饮水(每天毫升以上)6.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改善代谢功能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8.规律饮食和作息9.规律运动,选择健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10.禁止吸烟痛风患者远离7种食物
海鲜、内脏、高汤、啤酒、除鸡蛋牛奶外的高蛋白食物、高脂肪食物、高血糖食物。
总结下来,也就是饮食清淡,少荤多素了。不过为了避免痛风,还是要忍一忍口腹之欲的!
长按青山更多惊喜
养生是一种智慧
健康是一种责任
爱自己
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赞赏
长按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白癜风中医诊疗倡导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