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某些条件下,比如酗酒、关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局部pH降低、疲劳等,促使尿酸在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这里说的痛风,指的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关节无菌性炎症,中青年男性多见。其发作的典型过程是:上床睡觉时还好好的,后半夜因脚痛痛醒,而且越来越重,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严重者还可出现头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有时还被误认为感染。

高尿酸血症是什么?

血中的尿酸值μmol/L(男性)或μmol/L(女性)就是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μmol/L,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沉积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引发痛风等高尿酸相关性疾病。

高尿酸血症患者都必须

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吗?

高尿酸血症/痛风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忌酒、饮食控制、多饮水、减重等。

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对血液尿酸水平超过μmol/L者,无论多么“健康”,都应立即用降尿酸药物;如果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糖脂代谢异常,μmol/L就是启动药物治疗的切点。

血尿酸降到多少比较理想?

通常建议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控制在μmol/L以内,达标后仍需继续用药6个月。

对于已出现明显痛风症状的患者,尿酸水平应稳定在μmol/L以内,达标后维持用药1年,可明显降低痛风发作。

降尿酸药物有哪些?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两大主因分别是:尿酸生成过多和尿酸排出不畅。病因不同,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

1.抑制尿酸合成药

代表药物: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1)别嘌呤醇——阻止尿酸合成的经典药物,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是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用于高尿酸血症治疗的首选药物。

但是,别嘌呤醇存在诱发严重超敏反应的药物不良反应,在包括汉族人在内的亚裔人群中比例升高。研究发现,这与亚裔人群携带一种叫做“HLA-B*”易感基因的比例较白种人明显偏高有关。

为了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使用别嘌呤醇时应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成人初始剂量每次50mg,每日2~3次,未达标者,递增50~mg,日最大剂量mg。条件许可的话,推荐在用药前进行易感基因检测,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

(2)非布司他——一种新型抑制尿酸合成药物。研究表明其血尿酸达标率高于别嘌呤醇,安全性优于别嘌呤醇,特别是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但其价格昂贵,限制了药物的普及应用。该药初始剂量40mg/天,每日1次,2~5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增至最大剂量80mg/天。

2.促尿酸排出药

代表药物:苯溴马隆

在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中,“尿酸生成过多”所占比例并不高,90%以上的患者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尿酸排出不畅”,因此,“促尿酸排出”类药物具有更广泛的适用人群,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隆。它起效时间短、药效稳定持久、肝肾代谢负担小、药物安全性高,是目前国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药物。

确切地说,苯溴马隆的药物作用机制并非直接“促排”,而是抑制肾脏从尿液中重回收尿酸,因此并不加重肾脏滤过负担。

苯溴马隆成人初始剂量50mg/天,每日1次,早餐后服用。服用该药后,血液中的尿酸会大量经尿液排出,尿液中的尿酸浓度明显升高。为预防尿酸在泌尿道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在用药过程中需要保证每日饮水量,全天不少于1.5~2升。在开始用药的前2周可以酌情联用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使尿液pH值控制在6.2~6.9之间,最好能定期测量尿液的酸碱度。

降尿酸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有时在治疗过程中,关节疼痛反而更明显了,是不是药物剂量不够?

对于平时未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患者,在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服用降尿酸药物,有时确实会加重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这是因为降尿酸时会首先把沉积在关节中的尿酸盐晶体分解成更小的晶体,这会导致局部炎症的加重。此时,患者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而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一般在急性症状缓解后才开始降尿酸治疗,并同时服用控制痛风发作的药物,如秋水仙碱等。

2.尿酸正常了是不是就可以停用降尿酸药了?

即使血尿酸正常了,仍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因为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溶解到血液中仍需时日,因此血尿酸正常并不代表全身的尿酸总量已经减少到正常范围。

3.有些药物对尿酸有影响是不是必须停?

老年患者常伴有心脑疾病,一些利尿剂、阿司匹林等药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但是否要停用,需结合患者的整体病情,由医生或药师给予治疗决策。

4.血尿酸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高尿酸血症虽可引起痛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但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有保护作用,所以不建议尿酸降到μmol/L以下。

5.服用降尿酸治疗后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尿酸?

初始降尿酸的时候,建议2~4周检测一次血尿酸,并根据血尿酸值调整药物,血尿酸控制平稳后,可以延长监测时间。

痛风在急性发作期时,推荐多久开始进行的抗炎止痛治疗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涉及何时开始,维持多久。

痛风急性发作,需要及时启用抗炎止痛治疗,药物是秋水仙碱,非甾体类(几种非甾体药物,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效果基本相等,但是塞来昔布相对副作用较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急性发作的目的:是减少疼痛。

注意是减少痛风疼痛,不会减少痛风复发次数的。目前已经发作的,治疗就是减少疼痛,抗炎,保护关节组织。未来,为了预防再次发作,需要降尿酸治疗。

这个认识很重要。一定要记住。

因为痛风和血尿酸水平升高有关,降低尿酸(药物如别嘌醇)可以减少痛风再次发作。因此,需要预防治疗,就是降尿酸,但是启用降尿酸药物,可能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因此需要加用低剂量的秋水仙碱和低剂量的非甾体消炎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目的就是减少痛风恶化。

因此,回到原本问题:痛风在急性发作期时,推荐多久开始进行的抗炎止痛治疗呢?

时间:就是及早开始,并且在降尿酸时维持低剂量止痛药。

很多临床医师是患者疼痛好点,就停止抗炎治疗;启用降尿酸治疗,是等疼痛完全消失,窄开始降尿酸治疗的。

目前的观点一般遵循指南:止痛治疗的同时,联合降尿酸的药物,启用+维持,两个过程均重要。

最后两点很重要

1、多饮水,戒酒

平时应多喝白开水、矿泉水等,每日饮水量保证在mL左右,以促进尿酸的排泄;戒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所以要禁喝啤酒和白酒,红酒可适量地饮用一些。

2、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每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定军山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沈阳哪家医院好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9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