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值得讨论一下,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表,才会和医生一样真明白痛风等内科疾病发病率在近几年的变化有多大。

痛风人口从年的万变到了年的万,在短短的5年时间翻了一倍。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也从年的万,到年变成了1亿万,整整的翻了一倍。

糖尿病的患者也从年到年的5年时间,增长了19%。

这种增长速度是非常可怕的,专家预计在年,我们国家痛风患者会高达一个亿。

所以人们也在研究为什么痛风会高发

以往的认识当中,痛风就是吃出来的病,在欧洲中世纪甚至将痛风认为是一种贵族病,因为只有贵族的人群当中才高发痛风,他们的饮食通常是大酒大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内都认为痛风是由于人们饮食的变化导致人们血液当中血尿酸含量的升高,在诱因的刺激下就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事实也确实证明了某些特定类型的食物和饮料-如酒精、含糖饮料、贝类和肉类-可能会增加痛风爆发的风险。

然而经过研究证明,饮食能够真正导致尿酸升高的程度,仅占高尿酸血症因素当中的20%,其他80%主要还是代谢出了问题导致了高尿酸血症,进而诱发痛风的发作。在临床接触的患者当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患者恨不得只能吃糠咽菜了,每顿只是粥和咸菜,尿酸仍然在左右下不来。

但是临床上有些痛风患者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们不吸烟、不喝酒、正常劳动、不吃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从饮食以及生活习惯上没有任何诱发高尿酸血症的因素,但是他们就是得了痛风。临床上也确实有这样的患者存在,本人就遇到过十几岁的学生,没有任何不良习惯,就是得了痛风!那这些患者是为什么得痛风的呢?(下面来自文献报道)

这种饮食导致痛风发作的观点有些专家也有质疑!年BMJ《英国医学杂志》一篇文章科学家分析了名男性和名女性的饮食信息(当然是西方饮食习惯),其中没有一位患有痛风或肾病。在进行系统分析之前,他们还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包括体重指数、年龄、性别和卡路里摄入量。科学家们测量了痛风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液中尿酸盐的水平,并记录了他们的遗传图谱。

结果显示:

七种食物与高尿酸水平有关:酒、啤酒、土豆、葡萄酒、家禽、软饮料(果糖含量太大)和肉类。

8种与尿酸含量较低有关的食物:花生、鸡蛋、奶酪、冷谷类食品、脱脂牛奶、棕色面包、非柑橘类水果(这点很关键哟!)和人造黄油。

研究结果显示食物诱发高尿酸血液变化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比较而言,遗传因素占变异的23.9%。作者总结道,“与遗传贡献相比,饮食导致普通人群中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很小。

虽然这是基于欧洲人体质做的统计,但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索,是不是导致痛风高发还有其他的因素,真的值得学者们研究,期待随着研究的深入,能真正解决痛风患者的根本问题!(这篇文献的题目在下方,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研究下)

虽然这篇文献给予了诱发痛风疾病因素的一点点思考,提出了遗传因素也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高位因素,但是无论如何,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痛风发作的基础。

在临床当中研究是研究,文献是文献,但是经验也是经验。临床接触的大量痛风患者当中,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是大鱼、大肉、大酒等饮食习惯极其不好的人群,所以无论如何,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少饮酒、少进食大量的高嘌呤食物、控制体重、多饮水、坚持运动都是远离痛风发作的根本之道。

因为基因或者什么其他的因素我们改变不了,但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您觉得呢?接下来给大家科普下痛风的几个阶段:

痛风分为几个阶段呢?

痛风通常来自于高尿酸血症这个隐秘杀手,它在无症状的时候会悄悄的伤害人们的身体,而当发展到痛风这个阶段的时候,它又会亮起尖刀,时不时的伤患者一下,折磨着患者一直到功能出现障碍!以往对于痛风的称呼是“不死的癌症”,但现代研究证明痛风对于患者的血压、血糖、心血管和肾脏都会造成很大伤害,应该将其改为“致命杀手”了!

一般临床上将痛风分四期,主要是根据病情进展的不同阶段来做的区分,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下痛风的这四个阶段

痛风的第一阶段,静默的高尿酸血症期

这时候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们不会有任何的症状,很多朋友的尿酸达到了以上仍然没有任何的症状,所以很多人明知尿酸高仍然会坚持喝酒、吃肉,不以为然。然而这个时期尿酸盐就已经开始默默在身体各个部位沉积了,尤其是一些负重的远端关节,比如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趾关节,下图就是膝关节毫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关节腔所见,可以看见关节镜下大量的小白点儿就是沉积的尿酸盐。

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小时候喝糖水,我们都会使劲往被子里面放糖,但是水就是那么多,所以这时候被子底部就会有糖液析出!尿酸也是一样的道理,超过了这个上限,就会有尿酸盐析出结晶,这种状态可以用溶液的过饱和状态来形容。

在某些诱因下,痛风进入到第二阶段,急性发作期

确实有一些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会转化为痛风,然而也有大量的患者在某一次激烈的尿酸波动后导致痛风发作,开始了与痛风抗争的漫漫长路。这些诱因主要见于大量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一次外伤或者一次受凉,这些诱因有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人群迅速转变为痛风发作……

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是属于一种晶体性炎症,也就是说析出了尿酸盐结晶刺激到软组织的之后诱发严重的渗出、严重的炎症导致患者出现典型的红、肿、热、痛表现,而且这种疼痛异常剧烈。

此时一般医生会给予患者口服秋水仙碱、非甾体镇痛药控制疼痛,冰敷控制水肿以及其他一些措施帮助患者控制急性期的症状。

当急性期控制过后,痛风可能就会如图火山爆发后进入休眠期,又会恢复到不痛不痒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缓解期,但要记住这个火山可还是活火山,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这个阶段是患者开心的时候了,经历了疼痛以后才知道不痛是多么的舒服,所以有些患者开始积极控制血尿酸,生怕痛风再次发作,而有些患者觉得用终于熬过了痛风的折磨,需要喝点儿小酒再次庆祝一下度过了难关……

这个阶段虽然没有症状,但是如果尿酸控制的不好,却正是痛风石慢慢累积在身体各处的阶段,患者的肾脏、血管都可能受累及,出现肾结石、高血压等疾病表现。这个阶段是控制痛风比较好的阶段了,建议想要控制尿酸的朋友

应该在这个阶段好好的配合风湿免疫科或者内分泌科医生好好的系统的控制尿酸,尽量减少痛风对身体的伤害、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

最后阶段,痛风石大量形成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最折磨人的时期到来了

看完上面这两张图片大家就会明白这个阶段患者的痛苦,大量的痛风石了患者的关节和周身各处,严重的患者骨髓内都布满了大量的痛风石,在门诊经常遇到一些严重的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皮肤已经完全破溃了,从皮肤的创面流出大量的痛风石,这种情况一般医生是没有特殊的处理办法的,为什么呢?因为涉及关节的地方我们处理要彻底无菌,而这种有创面的患者几乎是处于一种感染的状态,只能通过换药一些简单的处置来尽量缓解疼痛,这种状态到最后很可能是做也是感染,不做也是感染,患者会异常的痛苦,有的甚至要面临截肢的处置。本人曾经处理过多例足趾痛风石的患者,切开以后骨髓内都是痛风石,骨头可以说用粉末化来形容,一碰就碎裂了,而且皮肤因为痛风石的侵占完全失去了营养,切开以后很难愈合,基本每个患者的住院时间要超过四十余天才能略有好转,有的患者术后长期自切口流出痛风石液体,换了三个月药没缓解,可以说是本人做的最后悔的手术之一了。可以说患者痛不欲生,医生束手无策的两难境地。而且这个阶段的患者还要经历肾功异常甚至肾衰竭的折磨……

另外大家可以看看下图,是本人的一位老患者,给他每年关节镜下清理一次关节腔,从他的关节内流出的关节积液和牛奶几乎没有区别,这里面全是尿酸盐结晶,这个患者就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尿酸盐储存库……

当然不是所有的痛风患者都会走到这一步,但是这样的患者也绝对不是特例,之所以要写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有高尿酸血症或者是早期痛风的人群重视痛风这个疾病,有恐惧感才能配合医生控制自己的病情。

给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一点建议

说完了痛风的分期,大家可能对痛风这个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如何从源头也就是高尿酸血症的时期,控制住这个病情,不使其发展为痛风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

尿酸的正常值男性不能超过,女性绝经期前不超过,因为女性雌激素对于尿酸有促进代谢的作用,绝经后和男性相同。超过这个值就考虑高尿酸血症

如果明确自己是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如果尿酸值不超过,那么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的方式,降低血尿酸,如果尿酸值超过,就建议一定要到当地的风湿免疫科或者是内分泌科进行尿酸的控制。

建议高中生学生的人群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坚持科学的运动,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是竞技性运动,大量的出汗也会导致痛风的发作,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建议以慢跑、游泳或者是快走为主要的运动方式选择。

平时更需要学会多喝水,这里的水可以摄入生姜熬煮的水或者是樱桃水、柠檬水都可以,但是绝对不建议用酒或者是含果糖比较多的碳酸饮料来代替水去促进排尿。

建议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一定要对这个疾病予以重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总结

本文主要的目的是从最近的一片文献给大家科普下痛风的病因,分析到底人为什么会得痛风,另外也给大家科普了一下痛风的四个阶段,具体如何区分,已经在文章当中有了详细的描述,建议患者们一定要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要拿高尿酸血症当回事儿,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不注意,导致痛风的发生。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9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