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如何形成的?
人体内有一种名为"嘌呤"的物质,它会代谢出尿酸,跟随尿液排出体外;若一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体内尿酸增多。
若尿酸发生堆积,形成结晶,会在身体各处沉积,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沉在关节部位。
结晶出现在关节处,白细胞会对结晶发动"攻击",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炎性因子,关节出现炎症,引起痛风。
嘌呤、尿酸与痛风是什么关系?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内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内源性嘌呤是人体自身核酸的氧化分解而产生的,占总嘌呤的80%左右;外源性嘌呤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占20%左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会通过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产生的尿酸量和排出去的尿酸量是相等的,保持机体平衡,但是当尿酸生成量增多或排泄减少,就会引起尿酸升高,过多的尿酸会堆积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痛风因此就发作了。所以,尿酸升高是痛风的主要病因。防治痛风,必须减少核酸的氧化分解,控制食物中嘌呤的摄取量,同时要加强尿酸的排泄。
醒身体出现5种表现,就要警惕尿酸升高,预防并发症!
1、关节剧痛,当尿酸积累到一定程度,尿酸盐会沉积在关节、软骨等位置,会时常有关节疼痛难忍的情况。
2、口渴难忍,经常出现无缘由的口渴,可能是尿酸升高,引起肾脏毒素堆积过多导致的。
3、出现痛风石,在耳轮,脚上,手上等关节处,出现明显的痛风石。
4、排尿异常,尿酸是跟随尿液排出体外的,如果出现血尿,泡沫尿,尿痛等,此时要警惕高尿酸。
这也不是说,外源性嘌呤占比低,我们肆无忌惮地吃高嘌呤食物就没什么问题了,即使外源性嘌呤影响低,但它们还是对总嘌呤有所影响,这部分是我们能够主动控制摄入量的部分,所以也不该长期频繁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控量合理地吃就行了。很多时候虽然食物中的嘌呤对总嘌呤影响极低,但它们可能正是爆发痛风的导火索。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食物、大豆类(不包含豆制品)、干货(如鱿鱼干、干豆、干香菇、干木耳等),这些高嘌呤食物如果长期大量频繁地摄入可能会对体内的血尿酸有一定威胁,建议适当食用;当然,很多时候如果还搭配烟酒,那么可能就更容易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了,例如酒精的摄入不仅不利肝脏健康,威胁身体大部分脏器,还会增加合成嘌呤的底物,并且抑制尿酸的排泄,真是高尿酸的狐朋狗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0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