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煲锅汤补补身子”,这是中国的传统。正值冬季,一碗热腾腾的清炖排骨汤,可谓老年人驱寒暖身的佳品。肉汤浓郁的芳香,加上香叶、茴香、桂皮和白寇独有的药香,是中国人眼中的美食,甚至是很多人眼中的“滋补佳品”。那么肉汤里面到底含有什么?真的有那么多的功效吗?喝多了对身体有害吗?

 肉汤里是什么

肉汤里仅有少量的蛋白质、短肽和氨基酸,极少量被稀释了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钾、钙等),与满满的一锅水相比,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少得分外可怜;然而不幸的是,因为长时间的煲煮,动物的肌肉细胞分解产生的含氮物质、嘌呤和饱和脂肪却大大增加,正是这些物质使得肉汤格外芳香。肉汤煮的时间越长,汤味越浓,这些有害物质含量越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喝汤要适可而止,并撇去析出的上层油脂,喝清汤。否则如果油太多的话,无形中会增加总热量和脂肪的摄入。民间有习俗,得了骨头的疾病要熬骨头汤,坐月子要煲鱼汤、猪蹄汤。殊不知,骨头汤不补钙,猪蹄汤也不下奶!真正有营养价值的蛋白质、血红素铁等成分,都存留在肉里,所以只喝汤是不够的。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任何肉汤、排骨汤、鸡汤、鱼汤,其实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的“滋补”效果。所以说,喝汤只能享受它的美味,并没有多高的营养价值。由于肉汤中含有大量嘌呤,因此,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朋友一定要避免饮用肉汤、排骨汤。有部分患者听说,嘌呤都是来自于肉,那肉是否能吃呢?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怎么吃肉

并不是只有肉里才含有嘌呤,所有有细胞核的生物(动物、植物)在作为食物进入人体消化吸收之后,都会代谢产生嘌呤。其中动物内脏产生的嘌呤最高,海产鱼类次之。

除了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应避免任何肉类的摄入,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每天食用50克肉,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但是,为了更严格地限制嘌呤的摄入,化验单不再出现血尿酸“↑”的箭头,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妨更细致地烹饪肉食——“宽汤煮肉,弃肉汁”,最大限度去除肉中所含的嘌呤。

步骤有四:①将肉切成肉片或肉丝;②宽汤煮,即水多、肉少,文火煮1~2分钟;③用笊篱把肉捞出来沥干水分,丢弃肉汤;④把捞出的肉片或肉丝用手再挤挤,去除残存的水分,这样猪肉中的嘌呤就基本溶解在废弃的汤汤水水里面了。再用肉片肉丝炒菜的时候,摄入的嘌呤就会大大减少。研究发现,这种先煮肉再倒掉肉汤,煮好的肉切片、丝后,再用来炒菜,可以去掉肉里30%~40%的嘌呤。

喝肉汤注意食物搭配

对于没有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喝肉汤的话,要去除肉汤上面的那层浮油,并注意食物搭配。多补充水果、蔬菜、粗粮、豆制品等。一方面使摄入的膳食营养素更加均衡,另一方面这些食物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抑制肉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吸收。

小知识:煲汤的技巧

煲汤是一种低温长时间加工肉的方法。肉需要冷水下锅,水开后转小火,至水微微沸腾或不沸腾的状态煮一段时间。这样肉的色香味不会丧失,营养可口。喝汤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吃肉哦,这样才能得到它的营养。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白殿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