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与尿酸相关吗?
研究证实,酒精与尿酸水平呈直线相关关系。与完全不饮酒者相比,每天酒精消耗量在10~14.9g能够使痛风危险性增加32%;每天消耗量15~29.9g,痛风危险性增加至49%;消耗量在30~49.9g,痛风危险性增加至96%;消耗量在50g及以上,痛风危险性增加至%。
每种酒类含多少嘌呤?
酒精饮品中的嘌呤含量以每毫升含多少克来计。最常见的酒精饮品嘌呤含量为:
1.白酒:小于2毫克/毫升
2.威士忌:0.1毫克/毫升
3.白兰地:0.4毫克/毫升
4.日式清酒:1.2毫克/毫升
5.葡萄酒:0.4毫克/毫升
6.啤酒:5-10毫克/毫升
7.黄酒:11.6毫克/毫升
那么有人会问:啤酒不能喝,其他酒类比如白酒、葡萄酒等就不怕了吧。
从中可见,啤酒和黄酒则属于高风险人群的雷区,建议禁止饮用。啤酒本身就含有嘌呤,嘌呤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因此酒精本身就是引发痛风的高风险因素。虽然高酒精度的酒类,如白酒,一般来说嘌呤含量很低,但酒精引发痛风的另一因素是,它可在人体内代谢产生乳酸,跟尿酸竞争排出途径,影响了尿酸的排泄。
当然,并不是说痛风患者应当拒绝一切酒精。也有研究发现,如果患者每天喝不超过10克的葡萄酒的话,反而能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酒精(乙醇)影响血尿酸水平的可能机制? (1)啤酒本身嘌呤含量虽然不高,约5~10mg/ml,但它含有较多鸟苷酸,代谢后会产生嘌呤。
(2)白酒虽然基本不含嘌呤,但酒精在体内会代谢为乳酸,易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可以竞争性抑制尿酸由肾脏排泄。同时,乳酸造成血液的酸化,减低尿酸的溶解度,造成尿酸的结晶。
(3)酒精会促进腺嘌呤核苷酸(AMP)转化。加速体内ATP分解,过多的ATP分解使其分解产物腺嘌呤核苷酸(AMP)增加,AMP可通过去磷酸化形成腺苷和经脱氨基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两条途径使尿酸生成增多。
(4)有数据显示高含铅量的酒类如威士忌,使痛风发病的危险性增加数倍。
(5)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当身体分泌很多尿酸以后,到达肝脏后,肝脏就会停止继续合成尿酸,但是如果肝脏机能受损,会破坏到这样的反馈机制,所以保护肝脏也是降低痛风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肝脏功能有问题时,原本在肾皮质部分泌的皮质醇,移送至肝脏,在肝脏转化成可的松,若肝不好的人,此功能不能进行,也有可能发生嘌呤转化困难,而发生痛风。
(6)饮酒常伴食含丰富嘌呤的食物,时常进食高嘌呤的食物,酒能加快嘌呤的代谢,导致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进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7)饮酒的人经常吸烟,吸烟会产生尼古丁,而尼古丁会使血中之肾上腺素量增加,因此会造成末梢血管的收缩,如此会使尿酸经血管排泄量减少。
痛风患者究竟能不能喝酒?
海鲜和啤酒早就被证明是制造高尿酸、诱发痛风的“黄金搭档”,一个制造嘌呤,另一个阻止尿酸排泄。
虽然酒精对血尿酸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但酒精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及诱发痛风发作的作用应引起痛风患者足够的重视。
总之,建议我们痛风病友最好不要饮酒,如果实在有应酬难以推脱的话,建议少量饮用葡萄酒,并且在饮酒的同时多喝水。
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