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痛风人群的增多,忌食豆制品成为很多痛风患者的共识。但医生表示,正常食用豆制品对痛风并没有影响。据6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豆类食物摄入与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无关。而且用豆制品代替肉食,还有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发作的几率。

加工豆制品嘌呤含量大大降低

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嘌呤氧化变成尿酸,而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一般血液中尿酸含量超过μmol/L即定义为高尿酸血症),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

“自从得了痛风,就有很多忌口,常听人说得了痛风别吃豆制品,所以很久没吃了。”痛风患者李先生说。随机采访中,很多与李先生一样的痛风患者,大都对食用豆制品“谈豆色变”。

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洪晶安介绍,痛风的直接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其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经常饮酒、腹型肥胖等。另外,男性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平均是女性的4.5倍。

而针对“豆制品会诱发或加重痛风”的说法,洪晶安说,大豆中含嘌呤mg/g,但是,人们并不是直接食用大豆,而是加工后才会食用。比如豆浆,传统制作豆浆通常是一斤黄豆加入20斤水,稀释20倍后豆浆的嘌呤含量降低到11mg/g,已经成为低嘌呤食物。“即便做成了豆腐,也已经是中嘌呤状态。”他说。

因此,由于加工过程中嘌呤物质流失转化,豆制品的嘌呤含量已经远远低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品

实验证明豆制品与痛风无关

洪晶安表示,据6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豆类食物摄入与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无关;5项干预实验发现,豆类蛋白尽管会升高血尿酸水平,但相比亚洲人的摄入量,血尿酸水平升高程度对临床的影响可以忽略;国内一项研究发现,给予高尿酸血症患者豆类高蛋白饮食3个月,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豆制品和奶制品摄入频率与血尿酸水平升高无关,相反有降低作用,每周食用豆制品≥3次者,患痛风的危险性降低了约4/5。”

洪晶安表示,大豆富含蛋白质、大豆异黄酮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大豆类和豆制品是痛风的保护因素,“膳食中大豆异黄酮的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大豆异黄酮抑制黄嘌呤氧化镁的活性有关,同时大豆制品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此外,洪晶安说,很多人痛风没发作,就不去在意。其实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的一个症状,高尿酸血症除了可能引发痛风外,还与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尿酸定期的检查和检测,同样不容忽视。

无论什么酒过量都会导致发作

洪晶安表示,痛风确实是需要忌嘴的,不仅包括饮食种类的选择,还要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倡议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有些人喜欢喝肉汤,由于嘌呤溶于水,所以肉汤中的嘌呤含量往往较多,建议不要喝浓肉汁、肉汤。”

而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与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同时,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肾功能不全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食用)。

此外,不少人认为,只有啤酒会诱发痛风,只要选择其他酒类,喝多些也没关系。洪晶安说,其实,痛风的急性发作与发作前酒精的摄入总量有关,而与酒的种类无关。长期饮酒者痛风发作风险大于不饮酒者,如每周饮白酒大于或等于7个单位酒精(1个单位酒精约为白酒1两,啤酒ml)的者患,痛风危险性约为不饮酒者的5倍。

另外,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心肾功能健全者需维持适当的体内水分,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ml。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脱脂奶和低热量酸奶)。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控制蛋白摄入总量,鱼类和禽类来源较高的蛋白总量与痛风发生的风险相关,因此限制蛋白不应只强调种类,更应该考虑蛋白的摄入总量。

适量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高医院咨询和检查,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王柔、伍雪梅

图片:网络

嘟嘟精选

◆羡慕吗?他们晚上10点才上班已在昆明买车买房然而…

◆罗平“水怪”是真是假?小伙为求真相跳进水塘…结果…

◆反转!勘泰大厦83辆泡水车全部报废无一获赔?23辆车拿到万赔偿金

◆又是美团,再曝污点!这次居然是…你被诱导了吗

◆全昆明的中小学生请注意!暑假来了!它也来了!

◆小小飞行员or小小天文家?你的梦想就从这里启航!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白殿疯能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