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血尿酸升高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血尿酸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习惯、药物、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近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不同地区HUA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别,为5.46%~19.30%,其中男性为9.2%~26.2%,女性为0.7%~10.5%。痛风的患病率各地报道0.86%~2。20%不等,其中男性为1.42%~3.58%,女性为0.28%~0.90%。总体来说HUA及痛风的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
什么是尿酸?
尿酸是由饮食摄人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生。约2/3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排泄。尿酸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凡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HUA。
什么是HUA?
既往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IlLmol/L,女性Ixmol/L。因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p,moL/L(不分性别),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积。HUA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的机制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血小板聚集黏附,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进而血管重构、器官受损。
什么是痛风?
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广义),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狭义)。HUA患者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膝等单关节红、肿、热、痛,即应考虑痛风可能,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逐渐累及上肢关节,伴有痛风石形成。根据病程,痛风可分为4期:(1)无症状HUA期;(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痛风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痛风性关节炎,中青年男性多见,常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或踝、膝等关节。起病急骤,24h内发展至高峰。未经治疗的患者首发症状20年后约70%可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可小如芝麻,大如鸡蛋或更大,受挤压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豆腐渣样排出物。急性期关节滑囊液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晶体。关节B超检查可见典型的“暴雪征”和“双轨征”。关节内点状强回声及强回声团伴声影是痛风石常见表现。双能(源)CT特异性区分组织与关节周围尿酸盐结晶。X线早期急性关节炎可见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后可出现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痛风石沉积者可见骨质呈凿孔样缺损。
诊断痛风既往多采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分类标准,近年关节B超检查和双能cT检查逐渐普及,建议采用年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当表中分值相加t8分即分类为痛风。目前研究显示,年分类标准更科学、全面、系统,诊断痛风的敏感性显著提高。
有哪些并发症?
痛风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但长期HUA可引起和/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损伤,并发肾脏病变(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肾石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等。
治疗策略:
(一)患者管理
1.HUA患者管理:
(1)普及HUA相关常识;(2)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3)筛查并预防痛风及并发症;(4)多学科共同制定共患病治疗方案,尽量避免使用引起血尿酸升高的药物;(5)患者必须同时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
2.痛风患者管理:
(1)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首先遵循HUA管理原则;(2)医师须告知患者诱发因素、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案;(3)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再考虑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已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者急性期无需停药,初始药物降尿酸治疗者应给予预防痛风急件发作的药物。
(二)非药物治疗
提倡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人,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以低嘌呤饮食为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与HUA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肾功能不全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食用)。
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心肾功能正常者需维持适当的体内水分,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ml。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脱脂奶和低热量酸奶),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水果因富含钾元素及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HUA患者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建议HUA患者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18.5—23.9kg/m2)。鼓励HUA患者坚持适量运动。运动中应当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诱发痛风发作。
HUA患者应当限制酒精摄入,禁饮黄酒、啤酒和白酒。应当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三)药物治疗
1.降尿酸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需根据病因、合并症及肝、肾功能选择药物。抑制尿酸生成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有苯溴马隆。目前还有新型降尿酸药物使用,包括尿酸酶和选择性尿酸重吸收抑制剂。尿酸酶将尿酸分解为可溶性产物排出。包括拉布立酶(rasburicase)和普瑞凯希(pegloticase)。选择性尿酸重吸收抑制剂,如RDEA(1esinurad)。
2.碱化尿液治疗:
接受降尿酸药物,尤其是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的患者及尿酸性肾石症患者,推荐将尿pH值维持在6.2—6.9,以增加尿中尿酸溶解度。尿pH值过高增加磷酸钙和碳酸钙等结石形成风险。
常用碳酸氢钠和枸橼酸盐制剂:包括枸橼酸氢钾钠、枸橼酸钾和枸橼酸钠,以前者最为常用。
3.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治疗目的是迅速控制关节炎症状。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尽早给予药物控制急性发作,越早治疗效果越佳。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是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上述药物有禁忌或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选择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急性发作累及1~2个大关节,全身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关节内注射短效糖皮质激素,避免短期内重复使用。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急性痛风,或者当患者使用上述药物有禁忌时,可以考虑新药IL一1受体拮抗剂治疗。
(四)中医中药
中医药干预本病强调养治并举、病证结合、分期而论的原则。患者平素宜慎口节欲,避免饮酒或过食肥甘厚腻,可长期服用能纠正体质偏颇的食疗如薏苡仁、芡实、山药等,同时通过运动,增强体质、调摄精神,起到防病治病作用。
治疗上,HUA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健脾泄浊化淤为基本治法,贯穿治疗始终,常用药物有薏苡仁、土茯苓、菝葜、萆薢、虎杖等。痛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多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法,方选四妙散或当归拈痛汤,常用药物有黄柏、苍术、车前子、茵陈、羌活、蚕砂等。痛风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多采用化痰祛淤、蠲痹通络之法,兼以健脾、补肾、养肝等,方选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常用药物有威灵仙、天南星、姜黄、桂枝等。症情内舍肾府,出现尿中伴砂石或尿少身肿者,为痛风性肾病,治疗仍守健脾补肾、泄浊通络之法,另视其虚实寒热辨证论治。实证除浊淤外,多因湿热、石阻为患。
此外,中药外敷、熏洗等局部治疗能使药效直达病所,有助于消肿止痛;中药保留灌肠既可通腑排毒,又可通过肠道吸收,使药效布散全身;针灸采用局部和循经取穴相结合,发挥标本同治的作用,火针、刺络放血等均有较好疗效。
(五)手术清理
痛风石患者经积极治疗,血尿酸降至umoL/L以下维持6个月以上,痛风石可逐渐溶解、缩小。对于痛风石较大,压迫神经或痛风石破溃,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仍须接受规范化综合治疗。对于肩、膝、踝等大关节,可采用关节镜有限清理。对于第一跖趾关节、手指关节,建议采取切开清理。
夏威夷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时间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