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种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来的一种多发病。它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痛风的发病,男性为主,近几年来也日益年轻化。.
28岁的马先生是一名公司职员,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饮料,办公桌上随时都能看到饮料瓶的身影。一个月前,他总是失眠睡不好,原因是自己的第一跖关节总是出现痛感,由于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他想着可能是太劳累的缘故,休息一段时间再看。
而近日,马先生的多处关键出现肿胀、发热、红肿以及剧痛,且患病的关节皮肤呈暗红色。随之他预感不对,医院就医。医生根据其病情先让他测了尿酸,报告单上显示,尿酸值为umo1/L。
医生表示,男士尿酸正常值为:~umol/L,超过正常值一百多,考虑病情为痛风。马先生平时活波开朗的样子活像一个阳光大男孩,大家怎么也想不到他会跟痛风上搭边。
痛风是怎么造成的?
总的来说,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失调所造成的,体内过高的尿酸浓度会导致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发展便会引起红肿热痛等痛风症状。
痛风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风主要是由于基因遗传所导致的,而继发性痛风则与高嘌呤饮食、抽烟酗酒、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痛风有哪些临床症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根据痛风发病的进程,一般可以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四种: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在这个时期,痛风患者没有任何发病症状,仅仅是以血液当中尿酸浓度升高为典型征兆。
2、急性期
当高尿酸血症潜藏到一定时期的时候就会引起痛风急性发作,这个时期痛风发作以红、肿、热、痛等关节炎症为典型症状,在关节炎症发作消失之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对关节没有功能损害。
3、间歇期
间歇期发作主要体现在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上,一般间隔时期可以为几个月或是一年,在这个时期的痛风发作对于关节功能是有损害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皮下痛风石等症状。
4、慢性期
当间歇期痛风发作到一定的程度,痛风石数量增加,关节畸形越来越严重,就进入了痛风的慢性期,这个时期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否则会导致肾脏功能衰退,可引起尿毒症等严重症状。
预防痛风,谨记做好“两事”、少做“三事”,尿酸蹭蹭降不停
1、多喝水,疏通尿路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尿酸可以随着尿液一同排泄出去。同时,适当的饮水还可降低血液粘度,对预防痛风综合症有诸多好处。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每天至少饮水毫升,少量多次。除了喝白开水之外,还可以再喝水时放入一些有促进尿酸排泄的成分,达到促进尿酸加倍排泄的作用,相比单独喝水来说效果要更好一些。喝白开水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中成药制剂如怡清畅风片主要由郁李仁、莱菔子、火麻仁、苦杏仁、决明子等药材料而成可以祛风止痛、舒筋活络;郁李仁、莱菔子:止痛消炎,活络关节,缓解疼痛,减少关节肿胀。火麻仁、决明子:利尿强大,加速排出体内多余的高尿酸。
2、多控体重,改善代谢
肥胖和体重增加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减轻体重可降低风险。体重控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而且要饮食和运动相结合。
膳食结构上应选用低热量、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主食,限制纯糖和甜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时,走路、慢跑、游泳、骑车等运动方式均适合痛风及肥胖患者使用,这些运动较少损伤关节。肥胖患者为避免膝关节损伤,应该避免爬山和上楼梯。
3、少吹空调,避免尿酸结晶
夏季天气炎热,空调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但是,一些人在办公室或者在家卧室享受空调带来的惬意时,偶尔会感到腿痛。殊不知,这正是痛风的一种。
因为温度下降时,尿酸溶解度会下降,容易形成尿酸结晶,从而诱发痛风。因此,我们在夏季吹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室内外温差要合理控制,尤其不要直接对着出风口采凉。
4、少久坐,让血液更流畅
研究表明,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其痛风发作的概率,会大大提高。长时间久坐,会导致体内水钠滞留,易引发水肿,导致血流不畅,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出。一旦尿酸排不出、消耗不了,便很易使尿酸升高,引发痛风。
5、少熬夜,有助养肝益气
中医上《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长期熬夜,肝脏得不到休息,浊毒(尿酸)易循肝经趋于下焦,关节为筋络汇集之处,夜间血行迟涩,且阳入于阴,或因情志失畅,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因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长期熬夜,会引发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升高,最终引发一系列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0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