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473315.html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性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痛风在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较剧烈,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痛风的关节痛,又是否可以降低尿酸呢?

上次听薛钜夫老师讲课,服中药一周,血尿酸指标降了多,薛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口服中药可以降低血尿酸指标。

在缓解症状和降低尿酸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血尿酸的指标会随着疼痛症状的缓解而有所下降吗?还是疼痛症状缓解,尿酸指标可能上升?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临床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一般血尿酸降低、疼痛症状缓解,但临床彼此不一定成正相关。

前两天门诊来了一个年轻的血尿酸高,以前得过痛风,本次急性关节痛来就诊的病人。用中药治疗后,关节疼痛缓解,但是血尿酸指标反而升高了,引起了我个人的上诉思考。

今分享医案如下:

陈某,男,24岁,病案号。初诊日期,年5月27日。主诉:左踝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1天。自诉疼痛和以前的痛风感觉不同,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活动明显受限,活动时症状加重,关节局部无明显灼热感,否认外伤史。既往有右足拇指痛风病史。查:左足踝关节周围无明显红肿,局部皮温不高,活动受限,中医:脉数,舌淡苔白,舌底瘀紫。查左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尿酸umol/L,抗溶血性链球菌IU/mL,血常规白细胞:13.12。

方证学思想指导下的用方依据:

1、甘草附子汤:本方治疗:“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2、桂枝甘草汤:本治疗“心下悸”,我临床观察,脉数而无热像,可以等同于“心下悸”一症。无热像指的是舌质不红,舌苔不黄和病变局部无红肿热。

3、桂枝芍药知母汤:本方治疗“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4、芍药甘草汤:仲景医学本方仅见“脚挛急”一症的描述,疗效是服药后“其脚即伸”。后世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下肢疼痛效果极好,因而本方又有“去杖汤”的美誉,今赤白芍同用,合炙甘草成芍药甘草汤。

5、三妙丸:为二妙丸加牛膝而成,二妙丸出《丹溪心法-卷四》,原方主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三妙丸出《医学正传-麻木》,在朱丹溪二妙丸基础上加牛膝而成,主治:“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上面记载的都是原文主治,很有意思,二妙丸治疗湿热(没有明确为下肢症状,虽然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湿性就下,但火热却炎上)所致的筋骨疼痛,没有说具体部位,而三妙丸则明确指出治疗湿热下注,主治部位为两脚麻木,多用牛膝一药,后世说牛膝引血下行,是否是受此(由二妙到三妙)启发,值得研究。

处方:

桂枝15克,炙甘草12克(桂枝甘草汤)

附子10克,白术10克(甘草附子汤)

白芍20克,赤芍15克(芍药甘草汤)

知母12克(桂枝芍药知母汤-思想)

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0克(三妙丸)

5付,10袋,每次1袋,饭前口服,每日三次。

备布洛芬缓释胶囊一盒,疼痛较剧烈时口服。

年5月31日(第四天)复诊,中药一次一袋,一日三次,饭前按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各口服一粒,诉第二天疼痛大为缓解,第三天以后再没有疼过,今日复查血尿酸:umol/L。

关于方剂的解读,每个人认识不一样,我的观点是方证学思维,为什么用每个方,已经在上面说明。用方证学思想解读名方、效方,用其方之效而不用其组方之理,唯在客观症状、舌脉上求方剂之用,使中医临床返璞归真,回归求实求效的中医学本质。因为疗效是客观存在的,理论是当时对药物、方剂所治疗疾病或症状的认识,不一定正确。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

关于医案的价值:张山雷在《古今医案评议》中说:“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症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馨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医,直不啻聚古今之良医,而相与唔对一堂,从上下其议论,何快如之?”

现代医学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以下文献来源:“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1、什么是高尿酸血症(HUA)?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既往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μmol/L。因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μmol/L(不分性别),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因此,本共识将血尿酸水平μmol/L(7mg/dl)定义为HUA。

2、什么是痛风?

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HUA患者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膝等单关节红、肿、热、痛,即应考虑痛风可能,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逐渐累及上肢关节,伴有痛风石形成。

3、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

中青年男性多见,常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或踝、膝等关节。起病急骤,24h内发展至高峰。初次发病常累及单个关节,持续数天至数周可完全自然缓解,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两次关节炎发作间歇期缩短。

4、痛风急性期怎么用药?

建议将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

回头看本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1、本患者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是否成立?

尿酸高符合,关节痛符合,但无红肿热的炎症表现。

2、急性期治疗是否正确?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正确。但由于中药的干预,疼痛缓解明显,布洛芬缓释胶囊只口服2粒,证明中药有效。

3、事实是患者疼痛缓解而尿酸略升高,证明疼痛有时与尿酸的高低不是正相关。

马培锋

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三层次人才,中国农工民主党员,中国卒中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温热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王清任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浊毒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张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希恕经方医学沧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建立“经方人”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研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发明专利1项。

专业特长:应用经方、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中风、失眠、头痛、癫痫、面瘫、帕金森病、脑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咳嗽、妇科疾病等。

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02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