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如果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就会升高;当血尿酸浓度超过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时,会形成尿酸钠结晶,并沉积在关节局部引发痛风,也可以沉积在肾脏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
尿酸的溶解度与溶液酸碱度(pH值)有关。当溶液pH值<5.75时,尿酸的溶解度低;当pH值升高时,尿酸的溶解度增加。尿的pH值<6.0时,称为低pH尿,也就是酸性尿,此时尿酸在尿中的溶解度下降,容易形成尿酸钠结晶沉积在肾脏。这就是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因此,碱化尿液可以提高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度,进而防止和减少尿酸盐结晶形成及其在肾脏的沉积,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如有以下4种情况,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需尽早碱化尿液:
①尿pH值<6.0;
②每日尿中尿酸排泄量在毫克以上;
③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
④有尿酸性肾结石。
监测尿液pH值可选择晨尿
尿液pH值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差别较大,临床上一般选择晨尿进行监测。如晨尿pH值<6.0,就是酸性尿,需定期监测、碱化尿液。需要提醒的是,尿液并非越碱越好,当pH值>7.0,虽然增加尿尿酸溶解度,但却增加了钙盐结石的发生率。
推荐晨尿pH值6.2~6.9为宜。对于肾结石患者,需保持任意时间的尿液pH值在6.1~7.0。
碱化尿液,试试这几种方法
1.多饮水
最主要的方法是多饮水,保持每天2升以上。大量饮水可增加尿液的pH值,促进尿酸排泄。需要注意,喝苏打水并不能增加尿液的pH值,不推荐。
2.多食用碱性蔬菜及水果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多食用碱性蔬菜及水果,既能通过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泄,又能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痛风的恢复。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如下:
分类
食物举例
常见碱性食物
芋头、白菜、黄瓜、胡萝卜、生菜、海带、土豆、南瓜、莲藕、竹笋、油菜、芹菜、洋葱、茄子、萝卜、口蘑、柑橘类水果、西瓜、葡萄、苹果、梨、香蕉、牛奶、茶、咖啡、大豆、豆腐、绿豆等
常见酸性食物
牛肉、猪肉、鸡肉、火腿、鸡蛋、龙虾、鱿鱼、鳗鱼、淡水鱼、牡蛎、奶酪、大米、荞麦、花生、巧克力、糖果、啤酒、白酒等
小误区:食物的酸碱性不是靠味道区分的!
很多患者对食物的酸碱性有一定的误区,比如吃柠檬和葡萄的时候,觉得酸到掉牙,就认为它们是酸性水果,但它们是地地道道的碱性食物。其实,划分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依据,并不是靠味道,也不是直接测定食物的pH。
每种食物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表现出一定的酸碱性,从而影响排泄物——尿液的酸碱性,根据食物中含有的矿物质可以判断食物酸碱性。钾、钠、钙、镁、铁这些金属离子进入人体后呈碱性,如果某种食物中的这些元素占优势,那么它就是碱性食物;而磷、氯、硫这些非金属离子进入人体后呈酸性,如果某种食物中的这些元素占优势,那么它就是酸性食物。
3.服用药物
·碳酸氢钠
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长期应用需警惕血钠升高及高血压。它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胀气、胃肠道不适。
在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过程中,血中碳酸氢根浓度应该维持22~26mmol/L。因为血中碳酸氢根浓度26mmol/L,将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血碳酸氢根浓度22mmol/L,则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枸橼酸盐制剂
主要用于尿酸性肾结石、胱氨酸结石及低枸橼酸尿患者,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酸碱平衡失调、慢性泌尿道尿素分解菌感染及氯化钠绝对禁用患者。
第一次使用前需检查肾功能和电解质,当与保钾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联用时,易引起高钾血症。
(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参考文献
[1]戴生明.痛风患者为何要碱化尿液[J].江苏卫生保健,(07):12.
[2]刘煜.降尿酸祛痛风[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湘雅创智健康服务
编辑
刘翊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0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