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阁主编辑
VEGF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相关基因ABCG2主要表达于近曲小管的管腔膜侧,该蛋白形成同型二聚体后即具备转运尿酸的活性,其常见突变体为QK(rs,位谷氨酰胺突变为赖氨酸),但具体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HoqueKM等利用队列研究(ACTRN49)来了解ABCG2的生理作用,发现QK变异者血清尿酸升高,尿酸排泄分数FEUA未发生改变,以及显著减少的肾外尿酸排泄。团队建立同源的QK-ABCG2突变小鼠模型来探讨其机制,发现雄性小鼠有明显的高尿酸血症和代谢改变,但肾尿酸排泄和ABCG2的表达丰度只有细微改变。相反,这些小鼠的肠道则表现出ABCG2表达丰度和功能的严重缺陷。这些结果提示QK突变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病理学作用,进一步支持ABCG2在人肾和肠道对尿酸盐排泄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并对肠道排泄尿酸调控血清尿酸稳态的重要性提供深入的理解。
FEUA:尿酸排泄分数,肾脏尿酸清除率与肾肌酐清除率的比值,以百分数显示。UUE:尿尿酸排泄量,收集24小时尿液,检测尿中的尿酸含量。SU:血清尿酸含量。ABCG2的QK突变,对男性患者的影响大于女性。而且这部分患者对别嘌呤醇的治疗效果不佳。01
—
人群干预性研究证明QK突变患者对尿酸的代谢发生了显著改变
02
—
人和小鼠肾近端小管中ABCG2的定位
ABCG2主要分布于肾小管的S2和S3段,而负责尿酸重吸收的URAT1分布于S3段。LTL:近端小管特异性标志物,莲花四方叶凝集素;Na+/K+-ATPase:近端小管极性标志物,表达于肾小管基底膜和侧膜。
03
—
雄性QK+/+转基因小鼠出现高尿酸血症
雄性QK+/+转基因小鼠出现高尿酸血症,与QK突变人群对尿酸的处理模式类似。(但是对雌性小鼠的SU影响不大,见图3b)。
04
—
雄性QK+/+转基因小鼠出现脂肪肝、甘油三酯等代谢异常。
05
—
QK+/+转基因小鼠其ABCG2在肾脏的表达丰度和定位出现轻微改变
06
—
ABCG2在小鼠肠道上皮的定位
β-actin:肠道绒毛上皮刷状缘标志物
07
—
QK+/+转基因小鼠肠道ABCG2表达显著降低(78%↓)分泌尿酸功能严重下降
08
—
QK+/+突变影响肾外/肠道尿酸排泄HoqueKM,etal.TheABCG2QKhyperuricemiaandgoutassociatedvariantilluminatesthephysiologyofhumanurateexcretion.NatCommun.;11(1):.PublishedJun2.doi:10./s---w点击“阅读原文”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0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