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化报告中的尿酸
1
尿酸的形成与代谢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终末代谢产物。人体嘌呤来源分为内源性(依赖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与外源性(嘌呤饮食的摄入)两种,其中内源性约占体内尿酸总量80%,大约为mg/d;外源性约占20%,约为mg/d。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mg,每天产生尿酸约mg,排出约~0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球腔内,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产生与排泄基本保持动态平衡,尿酸代谢紊乱即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2
尿酸的测定
区分尿酸排泄减少或尿酸生成增多,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分型和指导用药十分重要。既往临床工作中大多以24小时尿尿酸定量法来加以区分,在摄取低嘌呤饮食5天后,若24小时尿尿酸排泄少于mg(3.6mmol)则定义为尿酸排泄减少型,24小时尿尿酸排泄超过mg(4.8mmol)定为尿酸产生过多型。
也有建议采用尿酸排泄分数(FEUA)来分型。按下列公式计算尿酸排泄数:
FEUA=(血肌酐X24小时尿尿酸)/(血尿酸X24小时尿肌酐)
根据尿酸排泄分数结果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为三型:排泄减少型(FEUA7%)、混合型(7%≤FEUA≤12%)生成增多型(FEUA12%)。该指标更能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尿酸本身排泄有显著的昼夜间的差异,而且还受药物的影响,使用晨尿、随机尿均不能真实的反映患者尿酸排泄情况。)
3
尿酸在人体内的参考范围
人体尿酸参考区间:
血清尿酸:
:
强生干式生化男性~μ/mol
女性~μ/mol
罗氏湿生化男性~μ/mol
女性~μ/mol
(医院目前采用以上两种生化检测尿酸,门诊采用罗氏湿生化,急诊采用强生干生化。)
尿液尿酸:膳食嘌呤含量对尿酸排出影响很大。
无嘌呤膳食尿酸的排出量:
男性μ/mol,女性稍低
低嘌呤膳食的尿酸排出量:
男性μ/mol,女性μ/mol
高嘌呤膳食的尿酸排出量:μ/mol
衡膳食的尿酸排出量:~μ/mol
4
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1、血清尿酸升高:①高尿酸血症: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其中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多数由多基因遗传缺陷所致,病因尚不明确,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继发性由高嘌呤饮食、肾脏疾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引起②痛风:血液尿酸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关节畸形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即为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期,两者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
2、尿尿酸增多见于:①痛风;②组织大量破坏,核蛋白分解过度,如肺炎,此时患者血,尿尿酸均增加;③肾小管重吸收障碍;④核蛋白代谢增强,如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贫血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尿尿酸减少见于:①高糖,高脂肪饮食;②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前期。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