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两大类降尿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药,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药

抑制尿酸生成药又被称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黄嘌呤氧化酶是一种核苷酸的分解代谢酶,能催化次黄嘌呤氧化为黄嘌呤,并可继续催化嘌呤转化为尿酸。抑制尿酸生成药是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通过抑制其作用减少尿酸生成,从而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代表药物为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

别嘌呤醇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降尿酸药物,也是大多数国家痛风指南中推荐的抗高尿酸血症的一线用药。别嘌呤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作用,减少尿酸产生,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但少部分患者会发生致命性过敏反应。别嘌呤醇相关的致命性过敏反应与患者携带HLA-B*基因。

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相似,但非布司他因能同时抑制还原型和氧化型黄嘌呤氧化酶,所以降尿酸作用较别嘌呤醇更强。安全性好,有轻度或中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时不需调整剂量。

      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人体内尿酸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胃肠道等途径排出体外,其中约70%的尿酸是经肾脏排泄的。而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有90%是由尿酸排泄障碍引起。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主要是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隆和丙磺舒。丙磺舒临床使用较少,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具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口服易吸收,有良好降低尿酸作用。但对于中度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肾结石患者慎用。服用时应多饮水以保持尿流畅通,必要时加服碱化尿液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以预防肾结石产生。

对上述传统降尿酸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医学禁忌症时,国外目前有新型药物尿酸氧化酶上市。尿酸氧化酶能将尿酸转化成尿囊素,而尿囊素的溶解度较尿酸大得多且易被排泄。尿酸氧化酶存在于多数哺乳动物体内,但人类体内缺乏。因此,通过引入外源性尿酸氧化酶,可以显著降低尿酸。

来源:《家庭医学》

编辑:基药科技小组

      

你们觉得有趣和有用,请你分享出去吧!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