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风,相信很多人多少有一些了解,比如知道痛风常常导致关节炎,得了痛风要控制饮食,具体说来:

不能吃牛肉羊肉猪肉鱼肉鸭肉鹅肉狗肉鹿肉狍子肉……

不能吃动物内脏如猪肝牛肝羊肝鹅肝鸭肝牛肚羊肚猪肚……

不能吃海鲜如龙虾海虾河虾大虾小虾鱿鱼扇贝蛤蜊鲍鱼……甚至

不能吃南豆腐北豆腐豆花豆皮豆豉黄豆绿豆红豆豇豆扁豆油豆……

也许,正是因为对吃东西妨碍这么大,这个病才这么“有名”吧。

说起来,痛风这个病挺古老的,希波克拉底称之为podagra,pod的意思是脚,agra代表攻击(attack),从这种定义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种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足部,二是发起病来表现很严重(另外一个用attack描述疾病发作的是心脏病heartattack,指心梗发作)。

那么发起病来到底有多痛呢,像被老鼠啃咬那么痛!

痛风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高尿酸血症,但是二者并不完全平行,也就是有些人血尿酸并没有高于正常值就发生了痛风,而另外一些人血尿酸超出了正常值却没有痛风发作。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痛风结石的析出与温度和组织局部PH值相关;2.尿酸的排出受到肾脏功能和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所谓的正常值意味着大多数人的平均水平,具体到个体可以有很大差异。

痛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滑膜、关节囊、肌腱和韧带引起的,表现为受累关节的急剧发作的红肿热痛,和急性感染发作非常相似,因此可能被误诊为急性蜂窝织炎,需要明确诊断后对症下药。

痛风急性发作后经过治疗会进入一个无症状的缓解期,但是如果再次出现应激因素,会导致再次发作。应激因素包括进食大量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饮食,饮酒,手术,外伤等。

如果血尿酸水平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反复急性发作数次后尿酸盐在皮下和关节处沉积,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妨碍功能,还能导致皮肤破溃感染,经久不愈,痛苦不堪。

所以一旦发现高尿酸血症,就要注意饮食了,尽量避免高嘌呤饮食,戒烟禁酒,多饮水促进尿酸排除,并及时如厕避免尿酸盐沉积于肾脏。

如果你严于律己小心翼翼闪转腾挪上蹿下跳,结果还是痛风发作了。

那也不能怪你,可能是你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系统误差,具体说来就是那些与嘌呤代谢相关的酶类缺乏或者功能障碍,或者尿酸排出系统出了点儿问题。

那就先应急啦,控制住急性红肿热痛痛痛痛再说。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经典的疗法是秋水仙碱加消炎镇痛药物如萘普生、吲哚美辛等。秋水仙碱每小时1到2片(每片0.5mg)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24小时内不超过12片。同时服用萘普生mg,每天两次,连服5天或吲哚美辛50mg,每天3次连服两天后改为25mg,每天3次再服3天,总疗程也是5天。

急性期过了,不疼了,就该好好合计一下怎么“治本”了。

嘌呤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最终变为尿酸,大部分经肾脏排出体外。针对这一流程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药物,可以用来降低血尿酸浓度。分别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促进尿酸排出药物和尿酸酶。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传统代表为别嘌呤醇(allopurinol),现在基本已经被性能更强的非布司他代替(Febuxostat),但是后者在治疗的头两个月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也较高,所以建议在同时服用秋水仙碱,每天1片(0.5mg)。

促进尿酸排出药物有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各有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医师详细了解病情及全身情况后开具处方。

尿酸酶类的药物有重组乙二醇尿酸酶(Pegloticase),其作用机理是把尿酸转化成更易溶于水的尿囊素,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用于常规疗法无效的病例。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及时而有效地治疗,长期尿酸控制不佳的病人,在手足关节和肘部,容易出现尿酸结石沉积,破坏关节囊等软组织甚至骨质。这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手术主要是清理痛风石,术后伤口内往往还有石灰样物质持续渗出,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需要耐心的换药处理。

最后一句话总结一下,痛风是刺骨的北风,提醒我们的饮食路线要走简约风。









































治癜风一般多久能好
治疗白癫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wh/19540.html